《致橡树》的爱情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1

《致橡树》的爱情观

张沙沙

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 474550

舒婷的《致橡树》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首标志女性意识觉醒的

诗,是一首宣言伟大爱情的诗。我认为,说它是一首伟大爱情的宣言

诗还可以,但若说是女性意识觉醒的诗,未免太牵强附会。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女性意识是一个全面的、多层次的概念。而《致橡树》只是诗人对爱情的个人看法,因而说它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就显得不太确切。

从诗的主题来看,它确实是一首爱情诗。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爱情需要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彼 此情投意合。但这只是诗人自己的爱情观,自己的爱情理想。我们无需评价她的爱情观是好是坏,也没有必要去评价。自古以来,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爱情标准,而每一个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爱情观。谁的是正确的呢?我们无以回答,因为爱情没有固定的标准。我想,只要是符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吧!我们的诗人舒婷想要平等、独立的爱情,希望与爱的人比肩而立、终身相依、同甘共苦,这是伟大的爱情,但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谁又能说它是渺小的爱情呢?鸟儿、泉涌、险峰、日光、春雨,它们的这种为爱奉献,谁又能说这不伟大,不令人感动呢?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总要有人为爱情而牺牲。能够为自己爱的人送去歌声、清凉的慰藉,对于付出者来说,也许就是一种幸福。无论是那种爱情观,我们都只能去借鉴,而不应该去评判孰是孰非。

从诗的内容来看,仅从新英美派文本“细读”的角度看。诗中诗人说:“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一个“必须”是多么的肯定,诗中的“你”是否愿意“我”作为木棉和“你”站在一起呢?是否愿意与“我”比肩而立呢?是否愿意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呢?这都是未知,一个“必须”忽视了“你”的存在,剥夺了“你”的发言权,让你成为了一个依附于“我”的一个形象。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平等吗?另外,作为木棉就实现平等了吗?木棉与橡树作为不同的树,它们之间有可比性吗?我想问一句: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如果是真爱,还会存在依附关系吗?还会存在不平等,不互相尊重的现象吗?诗中说:“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那么,为爱的人如此付出的鸟儿、泉涌、险峰、日光、春雨,它们难道会不爱“你伟岸的身躯,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吗?诗中说:“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语言”。这种极深的爱情就如老庄的逍遥境界一般,我想这爱情必定是孤独的。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人也不能只为爱情而活,我想还是让这种爱情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比较好,为爱情留下一种希望与动力。

  从艺术手法看,本诗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比喻、通感等手法来写自己的爱情。橡树、木棉、凌霄花、鸟儿、泉涌、险峰、日光、春雨这些意象都具有人的特质,通过木棉与鸟儿等的对比,深刻鲜明地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爱情理想与追求。“叹息”、“火炬”两个意象对比,更深一层展示了木棉丰满的个性。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给人一种亲切之感,使得读者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所陶醉。“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运用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橡树的健壮之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运用通感,调动了读者的视觉与听觉,表现了诗人感情的丰富细腻。诗人通过这些手法为我们展现了她的爱情观念,也为我们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

总之,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向读者展示了独立、真挚的爱情观,寄托了人们对于爱情的美好想象与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