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2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分析

李若仟 1 岳凯 2

1.淄博建衡工程检测研究中心 山东淄博 255000 2.山东淄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而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当中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工作,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水平。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使用的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那么修建出来的房屋建筑,肯定也存在质量问题。所以,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达标,那么就需要落实建筑材料检测,做好质量控制,从源头上保证材料质量合格。对此,本文针对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质量的具体因素做出分析,然后提出了加强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

引言

在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多次开展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以便使材料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材料质量检测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受到影响。想要加强材料质量控制,还要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因此,还应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从而为检测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保障。

1建筑材料检测概述

建筑材料检测是指对建筑施工所需的材料进行全面、科学的检测,以保证其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筑材料检测的主要项目有:水泥需要检测其生产厂家、水泥强度、初凝与终凝时间、水泥的细度等;钢筋材料需要检测其强度,要进行伸缩与拉力实验;对于钢筋的焊接,必须进行拉伸实验;沥青需要进行三方面的检测,包括沥青相对密度、溶解度、软化点;建筑物的碎石要检测其含泥量、级配、压碎值等。建筑材料的检测在建筑物的施工、建筑材料的开发、建筑企业的生产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有关部门控制与测评建筑材料的重要依据。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国家质量检测部门颁布了《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条例》,国家建设部也颁布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对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做了明确规定,这些法律法规都保证了材料检测的准确性、安全性、科学性。

2我国建筑材料的常见检测方法和检测内容

2.1建筑材料的常见检测方式

整体来讲,针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一般是从材料的外观开始的,质量检测人员最开始需要做的,是针对建筑材料的类型、规格、外观标识等进行查验,通过肉眼检查建筑材料是否存在有质量问题或者缺陷。接下来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成分检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会使用到两种办法,其一是无损检测,即使用超声波或射线来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其二是有损检测,即首先提取建筑材料中的组织成分,再使用相关的仪器和设备对建筑材料开展化学成分分析与力学性能分析。

2.2我国建筑材料检测涉及的内容

针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必须要根据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整体来讲,在建筑工程当中,需要进行检测的建筑原材料涵盖有:钢材、水泥、粗细集料等。其中,针对水泥进行检测的内容有:凝结时间、水泥强度、化学成分分析。针对钢材的检测内容有:抗拉伸能力、屈服强度、质量误差、冷弯状态或断后的伸长情况。粗细集料的检测内容有:泥块的含量、密度、有机物含量、颗粒直径、压碎值等。针对建筑工程当中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主要都是针对一些重要的基础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质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检测部门工作人员提出了熟练操作国家检测标准,并且做到在工作当中做到细致严谨,认真负责。

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控制措施

3.1规范检测流程

为保证建筑材料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还要对材料检测流程进行规范,促使人员能够按照材料检验要求操作。在实践工作中,还应加强不同材料检测问题总结,并制定操作细则加强管理。在检测前,需要加强人员培训,确保人员掌握材料检测关键步骤,把握检测要点。推行责任制,将材料质量检测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能够督促人员规范作业。作为检验机构,还应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检查,确认人员是否存在违反操作规范的行为。针对检测出现的问题,需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将检查结果与人员绩效工资挂钩,能够使人员行为得到有效约束。实际建筑材料种类繁多,需要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检测。为提高人员检测水平,还应为人员提供更多实践学习机会,以便使人员在检测方法运用上积累丰富经验,从而根据检测需求和材料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方法的合理选用。在人员培训中,还应确保人员能够掌握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实现质量检测模块优化。作为施工企业,还应对使用的材料进行全部建档,对材料实施流程化管理,继而通过加强材料跟踪检验使材料质量检测工作得到规范。

3.2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第一,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完善质量管理机制需要政府参与到其中,结合建筑工程发展情况以及当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制定一系列的建筑材料保障机制,从法律的角度来进行宏观调控,使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能够有章可依。第二,建立合理的市场监督机制。合理的市场监督机制需要包括政府的监督检查、检测单位的监督管理、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共同监督。从多个角度来建立更加公平、公正以及客观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政府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打击不法生产单位,促进建筑材料市场结构化改革;建筑材料检验单位要做好质量控制,严格把关,保证相关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采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材料质量检测,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

3.3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减少误差的发生

在进行材料的检验过程中,导致数据结果出现偏差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质量检验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人为误差较大。因此,在进行材料的质量检验和检测过程中应该做好对检验检测人员技术的培训工作。不断地对检验检测人员的水平进行提高,减少在检验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并且在检测的过程中不断引入新技术,提高质量检验检测的质量。

3.4合理取样并进行样品处理

样品取样和处理,这是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把控质量的又一个关键点。首先,是要合理把控样品数量。样品数量的选择,应该根据检测材料的规模大小来确定。如果检测规模大,那么取样数量自然要多,这样才具有随机性和代表性。如果检测规模小,则取样可适量减少。其次,在取样过程中,要保持样品的完整,并且要避免样品被污染或破坏。比如针对水性物质进行取样时,需要先对其进行均匀搅拌,然后在取样,将样品存入密封、干燥、无污染的容器当中。最后,需要注意不同部位、不同批次取样的合理性。在检测中,如果存在不同部分和不同批次的材料,那么需要分别取样分别检测。

结语

综上所述,为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材料质量检测需要达到一定要求,并且遵循国家规定流程。但在实践操作中,检测结果依然可能受到人员、设备、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为加强材料质量控制,还应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并做好检测准备,使检测过程得到有效控制,以便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为建筑的建设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剑平.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建材科技,2018,37(6):74-75.

[2]柯国军.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监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3]刘春晓,苗静.建筑刚性防水材料与柔性防水材料檢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0(10):130-131.

[4]陈悦.浅议建筑材料进场质量管理及控制要点[J].科技促进发展,2018,11(6):92-93.

[5]罗国盛.建筑常见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8,18(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