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5
/ 2

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研究

韦青

百色双田矿业有限公司 广西百色 533000

摘 要: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对能源物质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能源物质的构成中,煤矿占据着重要位置,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提供能源支持。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希望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机电技术;煤矿安全生产;智能化

前 言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通过运用煤矿机电技术,可以确保生产工作安全、高效的运行。因此,在煤矿生产实践中,应积极探索机电技术的运用方式,贯穿于煤矿生产的全过程,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为煤矿开采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在煤矿生产工作中,可以将机电技术运用于开采、井下传送带、煤矿掘进、矿井监控系统和矿井提升机等。

1 煤矿机电技术运用特点

在煤矿机电技术中,充分的运用了各种前言科学技术,实现了联动作业,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促进煤矿生产朝着智能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煤矿生产工作更加高效。

1.1 智能化

现阶段,在煤矿生产工作中,通过运用机电技术,促进着煤矿生产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微星控制器,具有较快的信息处理速度以及较大的集成选择余量,能够有效控制机电设备。在煤矿机电技术运用过程中,一般具有温度传感器、加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移位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形式,目前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充分开发与有效利用,促进了煤矿作业的顺利进行能够满足各种系统设备通信接口的需求,有效保障了安全生产的需求。

1.2 开放式

近几年以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生产技术也逐渐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并且与目前快速发展的通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构成了通讯联网系统,表现形式包括中央处理设备以及其他多种通信模块。在具体实践中,新技术可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多种不同的通信接口,运用光纤通信有效连接了设备与系统,有效实现了信息交换与集中控制。目前,在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广泛运用了大量新型煤矿机电自动化设备,能够达到良好的通讯交互效果,积极打造具有更好性能的产品,积极探索同主控系统的可靠连接方式。

1.3 集成式

在煤矿机电技术开发与运用过程中,通过积极运用多种先进技术,其中的核心硬件包括考计算机、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在信息采集与处理过程中,使用了高精度传感器,并将其运用于人机交互界面限制层面,可有效监测并控制系统的运用过程,及时采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及时反馈系统的相关运行情况,以此实现对系统的安全防护。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2.1 运用于煤矿掘进和开采之中

煤矿机电技术的运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可以有效保障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煤矿采掘作业环境比较复杂,可能出现瓦斯爆炸以及地下水渗漏等多种现象,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甚至会威胁生产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煤矿的生产工作中,煤矿企业要对采掘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若仅依靠人工进行采掘,会给采掘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需要运用一些机电设备辅助采掘作业或实现机械化采煤。煤矿机电技术在其中的重要运用即是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可显著提升电牵引采煤机性能。其运用过程中可显著提升机电设备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显著提升煤矿作业效率,同时有效遏制安全事故。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采煤领域之中也显示出了重要的运用价值,电牵引采煤机的开发与运用是对传统工作方式的一种重大突破,在作业过程中设置好相关的参数,显著降低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和成本,显著提升煤矿作业效益。

2.2 运用于矿井提升机

在煤矿生产中,通过矿井提升机,可以实现作业人员在井上井下的快速升降,是煤矿传输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矿井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惯性以及较快的运行速度,系统运行机构非常复杂。一般而言,在矿井作业过程中,往往具有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机械性能对作业进行具有一定影响,甚至影响生产作业的安全运行。因此,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可以建立相应的安全系统,用于辨别环境中的风险因素,并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风险。通过煤矿机电技术的运用,能够显著提升系统自我诊断能力,促进机电设备的有效检修与维护,促进设备的安全运行。

目前,机电技术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可以使大量的人力资源得到解放,为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与支持,使得作业生产过程能够安全高效进行,同时能够与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有效结合,动态化调整机组相关运行数据,以此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的良好安全运行,并提升煤矿作业效率。

2.3 运用于矿井监控系统与电牵引采煤机

为了促进煤矿机电设备的良好运行,降低生产故障的发生概率,可以在采煤机中充分运用电牵引技术。在具体实践操作中,技术人员设置合理的电控系统的有关参数,以此促进采煤机的正常运行。电牵引技术的运用是电子技术在煤矿产业中运用的重要体现。在其运行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实时监控系统,以此监督煤矿的安全生产与运行。由此,现代煤矿井运行过程中采用了安全监测等系统、电网监控,可实现全方位的监控体系,由此可掌握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

5ebe3502c1bc0_html_984e4e6e771a84af.png

1 系统结构示意图

通过建立自动化监测体系,能够实现井下员工的自动考勤,优化员工考勤管理,提高员工的管理效率。在具体实践中,可以结合地理情况,监测员工在坑道的工组情况,以此优化现场调查。若现场出现矿井事故,可采用监控系统及时查找失踪人员。在矿难救援期间,可以迅速定位井下员工,以此增强抢救能力。在采矿实践中,可运用远程操作技术建立自动集控系统,随时掌握采矿进展情况。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建立自动化调控监测网络系统,煤业矿井的调度监测主要采用了信息层、自动化层控制产品。控制层工作方式中主要通过控制网实现远程控制,信息层则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维护,可有效利用以太网收集全矿数据,煤矿生产过程中低层设备高效集成主要是通过设备网实现。

自动化、控制层对监控网络的运行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主干网光纤是其重要的运用方式,与铜缆网络的联合运用,构成了包含整个矿井的网络体系。控制网的建立能够即时掌控通信传送情况,设备层的建立包含多个节点与支线,使用者可以采用智能设施与电缆实现相应衔接。如此不必再连接导线与相关设备,由此显著促进了导线的安装与敷设。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可有效提升系统维修效率。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立过程中,在配用电设备上安装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可实现对电能质量数据、配用电设备电力、电量等数值的有效监测与管理,主要采用的是通讯网络与计算机,并将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输入至数据库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并将其备份至系统之中,由此生成系统运行的相关状态与数值,据此分析煤矿机电电能质量、电能效率、煤矿机电污染情况。

2.4 井下传送带中运用煤矿机电技术

传送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煤矿传送往往具有较大的运输量以及较长的运输距离。若不充分注意,其中可能出现安全故障。因此要求加强对煤矿机电新技术的运用,以此来保障传送工作的安全性,要求为其设置声光报警机制,配合以声光的运用来进行播报,以此提醒周围人群远离危险区域。在运输过程中,若出现一些突发事故,可以采用控制室中的紧急应急设备停车报警。下位机 PLC运行中会收集设备信息,并将其上传至控制室中,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保证采矿的安全进行。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通过运用煤矿机电技术,能够全方面监控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对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优化,促进煤矿生产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煤矿生产设备与技术的检修与维护,可以降低煤矿生产作业成本,降低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系数,有效提升煤矿生产的综合效益,满足人们日常用煤需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王晓艳.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2):189-190.

[2]王鹏彬.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9):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