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模型构建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5
/ 2

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模型构建与应用

司凯丽

高青县千乘湖小学 山东淄博 256300

摘要:众所周知,教育的信息化可以进一步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从而促使现代教育事业和谐健康地有序发展。现如今,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不过依然有一些矛盾存在于当前的发展过程中。而提出对策,正确解决问题,对于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师;信息化;应用

引言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时代需要每个教师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满足时代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化教学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发生了一些改变。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直接参与者,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效能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必备要素。

1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1.1学校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管理程度相对较弱

在我国目前的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对硬件设施的建设极为关注,而在软件方面就相对较弱一些。在空间管理上,大多数小学采取集中化的一种管理模式,如在图书馆等还没有配置计算机的公共场所。而在时间管理上,很多农村小学生只能是上计算机课的时候才可以使用计算机,独立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很少。现如今,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两个重要特点为:第一,由于在经费方面投入不充足,因此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也不合理;第二,在投资上缺乏统一而又明确的设计与规划。

1.2软硬件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科学合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不科学、不合理,造成了资源浪费,阻碍教学。例如,一些学校的教室都会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但是设备明显不成体系,如显示器太小、悬挂的又比较高等,造成学生学习不方便。教学不仅要传授一定的知识,同时还要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需求,多媒体设备由于配置不科学,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增加学生厌学情绪。教师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比较匮乏。目前在一些小学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学校教学资源匮乏,可供教师使用的资源少之又少,而仅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又不太符合课程要求,教师拿过来之后必须经过重新加工,没有给教师带来便利,反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增添了新的压力;网络教育资源比较杂乱,教师必须额外花费大量时间去搜集、整理、再加工。

2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模型构建与应用

2.1信息化条件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改变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没有过硬的本领,是不可能做好事的。首先要对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有个科学的认识,科学的定位,然后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以运用。年纪偏大的教师总认为自己马上要退休了,学习信息技术已经赶不上趟了,多少年都靠一本教材加一本教参过来了,学不学一个样。他们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科学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信息化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是时代的潮流。不走进网络就不知道网络的丰富资源,只有走进广阔的网络世界,才知道世界原来这么的宽广。其实,我们的先人已经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了,夜郎自大、坐井观天就是最好的解释。所以,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教学优化的一面,全面改变自己的思想,积极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才是教学的出路所在。比如,讲“生活中的正负数”时,仅凭教师的讲解和板书,很难让学生全面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利用网络,把气温的高低变化,经济的盈余亏损,家里的收入支出,学习的提高退步,体育比赛的得分失误,海拔的高出低于,目标的前进后退,这些在生活中表示方向、大小、状态、情形、发生、结果的,都可以形象快捷的在电脑视频上演示出来,使人看了一目了然,这就是网络教学的好处。两者进行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面前黯然失色,所以树立科学的观念,正确认识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

2.2加强建设师资队伍,从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对于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来说,要做到更快更好地推进,就一定需要高素质、多数量的适应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优秀师资团队。与此同时,教育界还有采取适当的鼓励政策,将一些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计算机人才吸取到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来,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使得其能安心地投入到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教学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及能力的提升,要更好地与政策、实际情况进行结合。

2.3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培训体制

国家颁布相应的政策法规,推动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是一个持久有效的发展策略。而小学教师作为教书育人,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主要社会成员,更应对信息化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因此,国家有必要加强政策上的支持,提升小学教师对信息化概念的整体认识水平。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需要在坚持推行相关政策体制的基础上,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平台建设等多方面为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完善现有的培训体制。针对有关教师的职前培训、岗位培训等,政府相关部门要督促学校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学校组织在职培训活动,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小学教师对相关信息技术进行正确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能够提升小学教师将相关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4提升教师能力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素质,需要具备一种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变化。1)培养教师从实践中学习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属于实践性知识的范畴,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与习得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训练,并在具体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最基本的教学功底,不仅要具备传统条件下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思考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之间的关系,掌握信息化教学技能。其次要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反思、学习,吸取信息化教学中的精髓,总结经验,找寻不足,不断学习,探索适合自己学科和个人教学风格的信息化教学技巧。2)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曾经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作为一名职业教师,一要通过日记反思;二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三要与同事、专家的交流中反思,在和别人的交流过程中会学到对自己成长有价值的东西;四要从学生的意见中反思,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不仅教师受益,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结语

总之,信息化条件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的地方非常多,不仅仅是以上四个方面。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教与学相辅相成,教学相长才是教育教学的长久之计。在新的历史潮流下,与时俱进,改变教学的思想观念,改变自我封闭的思维模式,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蒋成敏.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备课模式的转变[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5):4—5.

[2]李荣国.农村小学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