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与检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4
/ 2

机械设备维修与检测

张永明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2

摘要:机械设备可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具备良好的性能,为此,要想保证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一定要重视机械设备维修与检测工作的落实。尽管我国机械设备维修与检测技术得到了很大进步,但依然存在机械设备未到报废时间就已报废的现象,对企业而言,这不仅是成本浪费,也是效益损失。所以,企业要想取得最大化的效益,就要做好机械设备维修与检测工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视维修与检测的质量,达到全面落实工作的目的,进而增强维修与检测质量。鉴于此,本文是对机械设备维修与检测进行研究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检测

一、企业机械设备维修与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1、机械设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有的企业存在忽视从业者素质的提升,存在部分企业机械设备维修和检测人员专业素养偏低的现状,多数机械设备的从业人员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就走上工作岗位,使得企业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稳步发展,要求机械设备的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对机械有透彻的了解,并且具有实操经验。机械设备的检测和维修都是需要这些工作人员来完成的,如果维修和检测的工作人员不符合行业规定,执业水平低下,无法掌控机械的科学维修,工作效率不会达标,并且这对设备运行造成安全隐患。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差,容易导致操作时对技能把握不充分,会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

2、机械维修和检测结构简单

企业机械设备维修和检测机构不健全,维修部门和检测部门分工不明确,造成一旦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维修和检测两部门会互相推卸责任,维修和检测部门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就无法发挥团队的作用,致使两个部门的工作热情消减,没有责任心。此外,维修和检测部门缺乏沟通,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只会维修,机械检测人员只会检测,造成人力浪费也增加企业的财务支出。在机械维修检测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职责划分不明确会导致一旦机械发生故障,多个部门会发生责任推脱,没有部门会承担机械故障的后果。机械维修和检测部门若是不能合理有效进行沟通,非常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对技能把握的不准确性,降低企业竞争力,浪费企业资源。有的企业从国外购进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人员对设备运行原理不了解,导致不会使用设备,更无法应对设备出现的问题。企业制定适当的赏罚制度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带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一个企业如果赏罚不分,会使员工消极怠工,最终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造成损失。企业之所以设立奖励机制,是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否则会让部分员工产生消极的心理,最后慢慢消极怠工,造成人才利用不当,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3、机械设备缺乏预防性与故障性维修

机械设备应该以预防为主,在投入使用后注重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不要等到设备已经出现问题再维修,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有的企业现阶段对设备预防性认识不足,平时对机械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不彻底,使得设备提前报废的状况出现。

二、机械设备维修与检测过程中的解决方案

1、提升机械设备检测和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

机械设备的检测和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当前科技不断创新下,设备的维修和检测方法同样与时俱进,所以遵循老式方法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代机械设备维修和检测的需要。要求企业提升设备维修与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对维修人员进行专业且系统的培训,让工作人员对设备具有全面的了解,要求从事机械设备维修和检测的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企业要培养一批高素质且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传承娴熟的技能和优秀的品质。

2、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维修和检测制度

企业建立健全的机械设备维修检测制度,能够指引和督促机械设备的维修进程。企业可以在岗位中明确责任,设立责任制度。对每一个机械工作人员加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这也是一个维修人员和检测人员沟通的好方式,可以让双方彼此了解对方的工作方法,了解工作内容,在今后的机械设备管理中,能够采取先进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促进设备维修和检测的规范化,从而满足生产的需要。企业可以制定机械设备维修检测制度,分工明确,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其中包括机械接触到的所有工作人员。在机械设备的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方案,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程度,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要。

3、加强对机械设备预防性与故障性维修

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检测,必须以预防为主,需要机械使用人员拥有正确的使用态度,以预防为主,保养为辅。要求企业每天对机械设备进行小保养,每周进行大保养,并加以记录。机械设备在投入运行后,就应该加强对设备的保养,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保养意识,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延长,可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几率,同样能够降低企业在维修设备上的支出,节省成本的耗费,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预防性维修,也称作周期性维修。企业在设备没有出现任何故障下进行的维修工作,一般分成大修与小修。故障性维修,是指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设备维修人员需要进行设备维修。机械维修人员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检测,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检测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环节,有的企业机械设备存在没有到报废年限就提前报废的情况,固定资产的折旧导致企业耗费很多成本,需要企业为此,对机械设备采取定期维护与保养,同时提升机械设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大对设备的维护监督力度,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设备进行维修与检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存活,必须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检测。

参考文献

[1]秦华生.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问题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21):36-37.

[2]陈金环.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J].湖南农机,2013,40(05):145-146+148.

[3]张海,江山,郑忠伟,王宏伟.化工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研究[J].科技传播,2012,4(20):58+62.

[4]李少石.机械设备管理及动态维修中的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0,39(04):68-72.

[5]汪孝中.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与方法的分析[J].广东科技,2009,18(20):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