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双平衡丢手管柱在高含水油藏的研究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4
/ 2

液压双平衡丢手管柱在高含水油藏的研究应用

姚鹏

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作业三大队 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无伤害液压丢手堵水工艺管柱应用的背景,主要配套工具的结构、特点和原理,以及整体管柱结构、工作原理。该工艺不但实现了对出水层位的封堵,且解决了常规机械堵水管柱上有卡瓦易造成大修事故的难题。通过现场20余井次的应用,表明该技术既能有效地节约油田中后期开发成本,又能获得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可为高含水油田实施控水稳油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引言

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水线推进不均匀,尤其进入中、后期开发后,个别层见水较快,出水严重,且出水层位在井筒中的分布更加复杂,往往在生产层中间夹有出水层或生产层上下伴有严重出水层,且随着定向井的增加,对机械卡堵水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主要应用的配套封堵工艺技术尚存在不足,表现以下方面:

1、机械卡堵水配套工艺

2005年以前,封中间采上下或封上下采中间的封堵工艺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带防顶卡瓦机械卡堵水丢手堵水管柱,二是机械整体堵水管柱。机械卡堵水丢手堵水管柱主要由丝堵、筛管、Y221+Y111型封隔器、防顶卡瓦、丢手组成,虽然能够实现对出水层位的封堵,但锚定工具卡瓦牙对套管伤害严重,而且由于地层出砂或防顶卡瓦解不开频繁卡入井内造成大修,于98年停用。另一种机械卡堵水整体堵水管柱主要由丝堵、筛管、Y221+Y111型封隔器、抽油泵等组成,但该管柱存在偏磨,井斜较大井座封不严,频繁失效等诸多问题。

近几年,为实现在井筒中出水层位相对复杂井的封堵,应用了复合措施代替机械卡堵水工艺,但也存在一定不足:

封上下出水层、采中间应用堵水工艺主要通过打塞和下单封工艺技术的组合,对中间出水层位进行封堵,实施过程中,易造成储层的污染,且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封中间出水层、采上下层应用堵水工艺主要是通过填砂(或打塞),保护下部生产层位,应用封隔器保护上部生产层位,对中间出水层位实施化学堵水,存在施工工序复杂、投入成本高、施工风险大的问题。

2、无卡瓦液压丢手整体管柱应用范围

2.1 应用范围

1)封堵中间出水层,生产上、下层;

2)对生产层之间存在套漏井段的封堵;

3)应用于含蜡量较高,需定期热洗清蜡的井上部出水层位封堵;

4)针对井斜较大的井代替顶封管柱,提高座封成功率,消除重力座封后,管杆偏磨加重的现象。

2.2 井筒条件适用性

1)井筒技术条件良好,套管无变形;

2)油井无出砂历史或出砂量较少;

3)封堵层与生产层卡距不小于5m,且无套管接箍。

3 无卡瓦丢手堵水工艺管柱配套工具

3.1 密封工具

该封隔器主要由坐封机构、密封机构、锁紧机构和解封机构四部分组成。与普通Y341型封隔器相比,一是不带洗井通道,避免层间压差,造成窜通;二是从工具结构上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增加一个压力转换真空腔,起到压力平衡作用,消除封隔器上下储层压力差异对其密封效果的影响。工作状态时,真空腔在井底压力作用下对外中心管产生向上推力,卡封环空对外中心管产生的向下推力,保证了封隔器的密封能力。

3.2 支撑工具

组成:主要由坐封机构、锁紧机构、支撑机构、解封机构四部分组成。见下图。

5ebd071a39d46_html_8920f7c414578db6.png

1—上接头;2—解卡销钉;3—强力蛇形弓簧片;4—中心管;5—锥体;6—外套;7—上活塞;8一盘根;9—下中心管;10—下活塞;11一锁环;12—锁套;13—一坐卡销钉;14—剪钉座;15一防撞环;16一下接头|

图1 支撑器结构示意图

特点:将“线型卡牙”锚定支撑改为“面型摩擦”锚定支撑,既满足丢手管柱重量支撑需要,又降低对套管伤害程度,同时保障封隔器坐封时的居中。

3.3 丢手接头

5ebd071a39d46_html_1cbedb8f76f108d0.png

图 2丢手结构示意图

结构:主要由上、下接头、剪钉、内管、外管等组成。

原理:首先投一个小直径的球,座于定压阀上,在封隔器和支撑器座封后,提压打掉定压阀芯,再投一个大直径的球,通过地面打压脱开丢手,如果液压脱不开,还可以通过地面投杆撞断释放剪钉,使丢手脱开。

4、无卡瓦液压丢手整体管柱结构及工作原理

液压丢手管柱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自下而上):丝堵+筛管+定压滑套+扶正器+Y341封隔器+伸缩管+扶正器+Y341封隔器+丢手接头组成。

4.1 座封

反循环洗井确保管柱内清洁,投φ35mm钢球,钢球沉降至座封球座后,从油管正打压5MPa、10MPa、15MPa,各稳压5min,坐封封隔器,卡封出水层位。继续打憋压至20-25MPa打开座封球座(油管通过筛管与地层连通,压力突降,球座打开成功)。从油管内投入φ45mm钢球,钢球沉降到位后,油管正憋压17-21MPa实现丢手(油套连通,套管大量返水,视为丢手成功),并起出丢手接头以上管柱。按地质设计要求,完成机抽管柱恢复生产。

4.2 解封打捞

下放打捞管柱,管柱下放到位后观察指重表显示。指重表显示下降2-3t,即可上提管柱。如果上提载荷大于管柱重力5-8t后下降至略大于管柱重力,说明已经解封,下放半根油管,观察悬重无变化,丢手管柱捕捉成功,起出管柱。

4.3 主要特点

(1)整体管柱采用液压坐封,施工简便、可靠;

(2)管柱锚定采取无卡瓦方式,降低了对套管的伤害、消除了管柱卡井的危险;

(3)能够实现常规热洗清蜡,避免因蜡卡造成躺井。

(4)可代替少量出砂井顶封管柱,避免砂卡管柱造成大修,且采用丢开式管柱,消除了管柱蠕动对封隔器的影响;

(5)满足井斜相对较大的井(≥35°)封堵的需要

5、现场应用情况及效果分析

现场应用情况

共实施液压丢手堵水工艺管柱11口井,工艺成功率100%,措施有效率72.7%,措施前日产液246.6t,日产油10.2t,综合含水95.8%,措施后日产液353.1t,日产油17.3t,综合含水 95.1%,日增油7.1t,综合含水下降0.7%,平均单井增油88.1t,当年增油969t。

6、结论与认识

1、无卡瓦液压丢手堵水管柱的成功应用,丰富了现有机械卡堵水技术手段,液压坐封、无卡瓦支撑既满足出水层封堵的需要,又降低了套管伤害程度。

2、 通过对不同层位进行上、下封隔器间距调整,实现封中间层采上下层堵水目的,且支撑器数量可调,进一步优化了管柱结构。

3、针对井斜较大、含蜡量高、轻微出砂的井,可代替顶封管柱,满足后续管理配套措施的需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