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优化与重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优化与重建

郝涛,詹光辉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摘要】我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而悠久的国家,特别是在传统体育文化上,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如何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生态的优化与重建,是当前民族体育创新的一大难题。下面论文就以此对民族传统文化重要性及优化重建策略展开探讨。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rich and long traditional culture, especially in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nvironment, how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ecology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current national sports innovation. The following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reconstruction strategies.

关键词】民族传统;传统文化;生态文化;体育文化

national tradi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ecological culture; sports culture

1 引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积淀,也是发展的精神命脉,而文化自信则需要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众多民族、民间、民俗体育文化构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详细记录了我国各民族奋斗超越、崇高、圣洁的精神追求,是我国宝贵的民族遗产。

2 民族体育发展的意义

2.1 可促进群众身心健康、增进交流与认同

开展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参与者的身体健康水平,还有助于调整、缓解人们的不良情绪。在运动过程中,能降低成员之间的陌生感,促进成员之间的交往,增进成员之间的友谊。观看运动比赛,可以在感受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魅力的同时,达到陶冶情操、开阔视野的目的。身心上的这些健康状态,有助于促进群体的正向行为,这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基础。以新疆为例,近年来,新疆很多地区围绕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积极建设适合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场地、设施,组织开展各族群众喜闻乐见、方便参与的押加、方棋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健身、文明健身,提高了群众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和体质合格率,从而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奠定了重要基础。

2.2 修身养性与竞技娱乐并重

传统的民族体育不似苏式、欧式体育那样主要追求竞争和刺激,很多体育项目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创设,长期锻炼还能够起到修身养性的目的,比如传统的太极、气功等,都是注重这些方面的运动。一些竞技类项目多是在宴会、晚会等娱乐场所中进行,以观赏性为主。从这一特点上看,传统的民族体育更适合用来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2.3 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能够让世界各国人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对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武术在全世界的推广与传播,再加上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功夫影视明星的影响,让各国人民深受喜爱,感受到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同时形成了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良好基础。少林武术走向世界,少林寺也是被更多人熟知,少林武术更是吸引了众多国外武术爱好者到少林寺学习。再如我国当前在国外开办的孔子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成为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广西南宁每年都举办东盟国际龙舟邀请赛,是较为典型的民族传统体育交流的国际赛事,吸引了缅甸、印尼、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对参赛,这对于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能找到其发挥的空间,对于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政治互信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应当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体现其特殊的价值,积极实现其责任担当[1]

2.4 能够增强文化自信

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我国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和繁荣富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作用。由于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是我国文化在发展过程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深受各族民众的喜爱,在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对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进行继续的弘扬和发展,要强调重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工作,也要在一定程度上牢固的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民族精神,促进当前我国的标准,积极的为我国优秀体育文化的发展,承担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扩大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影响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进行更加全面的保护。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高空走索”,达瓦孜表演过程中,高空走索演员在维吾尔族民间乐曲的伴奏下,踏着节拍跳舞歌唱,在高空绳索上表演前后走动、盘腿端坐、蒙眼睛行走、飞身跳跃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技艺,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比如,达瓦孜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阿迪力·吾休尔,曾创造了7项走钢丝吉尼斯纪录,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了贡献。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优化与重建

3.1 丰富传播内容,打造民族特色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由事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在现代国际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大至国家,小到个人,都需要有其特色,例如我国国酒茅台酒业,也将自身打造为酱香典范、酱香代表。由此可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也应进一步丰富传播内容并进行“精包装”,打造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以增加其渲染力、影响力。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包含有拔河、龙舟、脚斗士、抢花炮、射弩、抖空竹、高脚马等众多项目,可挑选其中符合国际审美标准及运动取向的项目进行国际传播,比如有“东方橄榄球”之美称的民俗项目——抢花炮,该项目是在壮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中极为流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各民族志、县志记载的关于古代抢花炮的情形多如牛毛,这也足以证明其历史的厚重。既然要打造特色,那么,除了项目本身的传播外,则可依托相应的载体,综合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例如,在服装和花炮的设计上,可以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载体,如瓷器、脸谱、熊猫等富含中国元素的载体刺绣到花炮和服装中[2]

3.2 创办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节日,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节日是各民族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应挖掘和创办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日,增强民族凝聚力。以此为契机,积极宣传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情结、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国家政府各部门应依据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价值,深入民族民间挖掘和整理富有特色且密集和历史记忆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日,在保护体育文化生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借助民间资本力量,将民间传统体育节日进行商业化运作,积极构建民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积极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念和体育生态文化精神,加强人民群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创办民间传统体育运动会,有利于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各族人民体质,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民族传统文化生态“根”在原住民地区,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形式应原汁原味,土生土长,保持本真性原生态。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健身活动和运动会,丰富项目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民族群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积极性,满足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需要[3]

3.3 深入探索理论研究,优化推广传播文化的方法

新时期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情况下,结合我国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研究,应该借助丰富的理论研究构建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体系,并且探索更为科学的文化传播方法,争取能够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重新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赢得话语权,推动文化自信的树立,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有效传承和传播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观念还存在一定的独特性,并且将中华民族作为发展根基能够获得一定的发展优势,因此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凸显自身特色优势,借助系统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争取逐步构建完善的研究体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从自然环境、社会传承、学校教育和法律政策等方面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失衡,由此提出构建民族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对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予以保护和有效地传承,能够有助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舟.传承与嬗变: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武术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33(2):71-74.

[2]伍卷,石爱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优化与重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8):56-60.

[3]张伟峰.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机制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3):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