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其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其对策研究

曾霞

青海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青海 817200

摘要:新时期经济发展对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难点,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service quality of the units through the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view of this, combined with the difficulties of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行政单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绩效管理

administrative unit; public institution; budget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1 引言

由于预算管理本身的重要性,预算绩效管理也成为了行政事业单位极为关注的一项管理活动。总体上来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推行的时间比较短,近年来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但预算绩效管理活动开展中仍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活动开展中陷入了较为被动的局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处于较低水平,探寻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策略也十分必要。

2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在预算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在关注预算投入的同时重视预算产出,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全过程,以提高政府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预算管理的应有之义,其根本目的是改进预算支出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促进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进而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整体上来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状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提升,部分较早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也积累了丰富的预算绩效管理经验。但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上的被动性特征较为明显,预算管理层面存在的不足甚至直接转化为了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能力提升的紧迫感十分明显,外部审计力度的增强也倒逼行政事业单位在规范化进行预算管理的同时,更为积极的进行预算绩效管理。但想要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能力,凸显出预算绩效管理有效性并不简单,如何更好进行预算绩效管理也是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1]

3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

3.1 缺乏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观念

由于预算绩效管理方式在我国事业单位推行的时间仍然比较短,很多单位的管理理念淡薄,尚未习惯和接受这种管理方式所带来的改变,在日常工作、单位整体运作与统筹管理中都缺乏预算绩效管理观念和意识,没有将预算绩效管理与工作领域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尤其是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仍然受到传统事业单位管理观念制约,没有明确预算绩效管理中预算编制、绩效目标制定与考核等相关管理操作的意义和目的,未将这一管理方式的应用放在一个正确位置上,而简单的认为预算绩效管理等同于简单的财务管理或者人事绩效管理,未能根据事业单位战略运营目标、服务社会目标、改革发展目标进行统一管理,而且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基层工作人员之间的学习和贯彻落实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3.2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不高

首先是当下部分单位的预算编制并未实现全覆盖,存在部分资金是游离于预算之外的,但是在决算环节整个收支口径又是整体的,诸如有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受市场环境、人才配备等因素的影响,事业收入很难做到精准预算,可能会导致决算的事业收入与预算时的事业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其次就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计划不科学,最终造成预算编制十分混乱,界定不清;制定预算绩效目标时,很多单位基本都由财务人员完成,制定的绩效目标难免会专业性不强,未做到细化量化,且为了申请资金,绩效目标制定较高,可望而不可即,造成其偏离实际。

3.3 缺乏明确的预算绩效指标

科学、明确的预算绩效指标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我国的行政业单位种类相对较多,且各个单位的业务模式各有不同,预算指标通常大程度上存在着多样性与变化性,导致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实际的预算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通常很难科学的制定预算绩效指标,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时依葫芦画瓢式制定绩效目标,专业度不高,匹配性不强,进而严重影响了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实施,以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与完善[2]

3.4 绩效监控不严、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利用率不足

很多单位预算绩效目标制定只为申请资金,预算资金下达后便置之不理,未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绩效监控,项目不落实,资金闲置或预算不执行等问题层出不穷。还有单位为达到资金支出绩效目标忽略项目实施情况,未及时纠正绩效运行中发现的问题,项目未实施就先行付款,导致项目整体目标无法实现甚至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工作,年度预算执行结束后,单位应组织专业人员对照既定的绩效目标,针对单位内部预算资金运行状况和绩效目标进行自评,形成相应的自评结果,作为单位预、决算的组成内容和以后年度预算申请、安排的重要基础,但鲜有单位认识到了预算绩效管理结果的实际价值,虽然预算绩效管理活动在常态化的开展,但并未对预算绩效管理结果进行充分利用,预算绩效管理结果的利用率明显不足。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较为明显的预算管理问题即便能够被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反映出来,但很难得以解决,使得绩效评价形式化,失去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未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闭环系统,预算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也影响到了预算绩效管理活动的开展。

4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对策

4.1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全员科学预算绩效管理观念

第一,应该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开始重视和学习预算绩效管理方法,可以组织管理层进行集中会议,先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和要求,再探讨当前单位内部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核心问题,同时应该借鉴同类型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成功经验,进行一定的交流学习,并将其他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优秀经验与自身单位运作目标和情况进行结合,制定符合自身管理需求的预算绩效管理规划,这样从事业单位管理层层面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观念的升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不足。第二,应该通过内部培训、预算绩效管理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对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相关责任人进行培训,尤其对财务人员,更应该强化关于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方面的培训,树立全员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这样才能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的解决建立良好的基础。

4.2 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层次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改变预算绩效管理粗放的模式,紧紧把握预算编制环节。首先收入预算必须要根据全口径预算的要求进行编制,预算编制覆盖整个单位的全部经济业务环节,不断加深业务、财务的融合深度。其次就是对于项目支出预算编制需要将预算绩效管理实现关口前移,在编制项目预算时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将项目具体负责人员纳入预算编制工作组,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的同时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从而提高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匹配度,不断的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提升整个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4.3 科学设定预算绩效指标

想要有效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实施质量与实施效率,制定科学、专业、匹配度高的预算绩效指标是关键。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结合本单位性质职能、业务类型与预算管理特点,根据主管部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等制定本单位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以此为依据组织专业人员或聘请专业机构参与预算编制,并针对性的制定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匹配度高的绩效指标,进而有效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科学、有效实施。

5 结语

高效率的财政运行关乎着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高效的财政运行取决于有效的财政绩效管理。针对当前预算绩效管理难点,应该积极探索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完善财政机制,从而推动行政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德敏.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2):140-141.

[2] 马永胜.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No.195(21):19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