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众游泳发展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重庆市大众游泳发展策略研究

张世力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 40216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重庆市国民体质达标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然而成年人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却不容乐观,体重超重比例急剧升高,人群肌肉耐力及爆发力明显降低。重庆市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中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更有效的保障市民健康,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内亟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指出 要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民健身则是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基础。《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和《健康中国十三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游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运动项目。重庆市周边水资源相对丰富,大众游泳成本相对较低,且适宜全民推广普及。分析、研究重庆市群众参与游泳健身运动的现状,为普及全民健身、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等方式进行研究,得出重庆市发展大众游泳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根据重庆市大众游泳运动现状分析,得出当前影响重庆市大众游泳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众游泳;重庆;策略

1重庆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不容乐观

根据重庆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最新发布的《2019 年重庆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19 年重庆市民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比2018年均略有增长,但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肥胖、超重以及人群肌肉耐力和上肢力量不足等问题亟需解决。2017 年重庆市总体体质达标率为 90.3%,较 2016 年提升了 2 个百分点;其中存在一个显著特点,即男性体质达标率明显低于女性,年轻人则低于老年人,同时身体 力量和身体柔韧性继续呈下降趋势。此外,重庆市民体重增长幅度远大于身高,成年人各年龄段平均体重较 2017 年平均重量竟增加了 5-6 公斤;2018 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29.6%和 43.4%,且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1]。以上国民体质数据表明重庆市民的健身运动方式急需针对性、科学性的改变。

2 大众游泳是适宜全民推广普及的有效健身运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指出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全民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所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前提[3]。面对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必须倡导健康生活和健康的运动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大众体育活动,保障群众健康。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精神,重庆市指出要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坚持健康优先,动员全社会力量,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4]。游泳运动是全身性的锻炼,通过科学的系统学习和锻炼,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愉悦身心发展、预防疾病的发生,是一项行之有效且易于普及的科学健身运动。为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促进全民身心健康,重庆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游泳、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重点建设项目中要着重完善体育馆、游泳池等便民利民的体育场地设施。

3影响重庆市大众游泳开展的场地设备设施因素

重庆市的大部分游泳场馆里的设施、设备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重庆市泳池分布相对集中在市区内,在郊区的游泳池相对较少;重庆市的泳池水质合格率较少,大部分游泳场馆水质检测的 PH 值和含氯量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很多游泳培训俱乐部里只有简单的动拉力器、划水掌、脚蹼、水中牵引等练习器材,并没有可以有效提高游泳运动成绩的 SYBEX 力量练习仪、出发接力练习仪的运用;重庆市的室内游泳场馆大多数属于半标国际泳池(25m*16m),小区室外游泳池也多为不规则设计,没有按照国际游泳池标准设计,这影响着重庆市大众游泳的发展,故导致整体大众游泳运动水平偏低。大众游泳运动需要以服务大众为基础,良好的水质,完善的游泳锻炼设备,丰富的游泳场馆,对重庆市的大众游泳有效开展起到推进作用。

4 加快重庆市体育产业体系的构建

强化对重庆市游泳比赛的表演、训练、健身、娱乐、培训等方面的经营,如对游泳训练器械、游泳装备用品的生产经营等。重庆市政府应大力扶持、大型企事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游泳赛事开发模式。在重庆市竞技发展较好区域搭建重大游泳赛事申办运作平台,对重庆市申办高水平游泳赛事活动给予启动资金的支持,积极引进国际高水平游泳赛事并长期落户重庆市,充分发挥重庆市政府在申办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中的引导作用。重庆市应多组织举办国内外大型游泳赛事,并且要扶持好本土的体育品牌赛事做大做强,力争在重庆市形成多项竞技和观赏水平高、群众反响好、影响力大的品牌游泳赛事。鼓励各城区因时、因地制宜,举办游泳竞赛表演项目。充分利用好重庆市各个区位、环境、气候优势,争取扩大国家级游泳运动训练基地落户重庆市,打造一个高水平的国家西南地区训练基地,吸引更多国内外游泳运动队来重庆市训练。

5 加强学校游泳与大众游泳的衔接

2017 年清华大学出台校规,从 2017 级开始本科生须会游泳才能毕业。浙江财经大学从 2006 年开始就有了这样的校规。据 2017 年在校学生的统计,已经超过了 800万人,这样的学生数量需要更加完善的游泳课堂教育学习,良好的学校游泳教育课可以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游泳运动中来,有了学校学生的积极参与数量,也能够为我国的大众游泳人才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学校游泳正在逐步增强,这在另外一个层面上也反映出大众游泳的重要性,大众游泳与学校游泳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要加强学校游泳与大众游泳的衔接首先要大力组织校园游泳比赛,以校园为单位,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游泳比赛中来,并结合各个游泳俱乐部的比赛活动,通过企业俱乐部的赞助,激发学生的游泳比赛锻炼兴趣。另外还要组织学校游泳教师与游泳俱乐部游泳教练的交流,针对在游泳教学工作中处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问题。学校游泳教学与游泳俱乐部游泳教学只有相辅相成,才能为大众游泳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才能使游泳运动立足于体育发展的宏伟事业中。

6总结

(1)重庆市大众游泳人群主要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中老年人参与度较低。

(2)大众游泳缺乏科学合理的游泳训练标准和赛事交流机制。

(3)政府推动大众游泳全民健身运动的策略有待改进,推广宣传力度需要加强。

建议:

(1)提高游泳场馆软、硬件设施,严格执行游泳场馆的卫生要求和水质标准,开发

趣味性游泳训练方式,加强大众游泳赛事交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2)成立大众游泳健身运动推广领导小组,统筹制定大众游泳涉及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大众游泳健身运动的宣传力度。

(3)树立科学合理的游泳锻炼方式,让健身运动的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重庆晚报,http://sichuan.scol.com.cn/cddt/201802/56084228.html

[2]卢元镇.将体育运动纳入《“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当中,是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有力支撑,中国人民日报//2016 年//10 月/31 日/第003 版

[3]陈阳,程雪莲,唐贵忠,等.基于《“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背景的健康教育创新机制探讨,

中国健康教育,2018,34(1):57-61

[4]王德明.推进健康中国2030 建设[J].广东教育·高中2017,6: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