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浅谈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学策略

杨凯然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大隆中学 广西 岑溪 543200

摘要: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片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人类“文化原野”,让学生在其中广采博收,尽情吸取各种文化滋养,移情化性,培本丰源,保证其个性和创造性的成长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自我和发现自我呢?

关键词:指导学生:阅读教学:策略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阅读丰富学生的精神活动。

阅读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事实,我们不能强求学生都去喜欢所谓的高雅文学;而且,作为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他们能够走进文学,大多数都是为了追求情节的刺激,带有浓重的感性色彩,真正以审美的眼光去读文学的又有几个呢?要让学生切实地走向文本,关键是要让他们发现有点的妙处,产生有点的浓厚兴趣,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帮助学生在主动走向文本之前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心理期待,使他们的内心一开始就呈现饥渴的状态。

二、让学生建立阅读信心,体验阅读的幸福。

兴趣的诱导其实就是为了把读书的权力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乐于阅读,寻回阅读的自信。学生不是不想走向文本,而是不知道如何最想文本、如何感受形象的美。那么,你让学生去体会,同样是写春天,朱自清的《春》为什么写的那样的令人陶醉和向往;同样是写母亲,朱德为什么能把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写的那样真实感人,让学生认识到形象的语言是有声音、有色彩、有线条、有气味、有形状的,感到形象的背后有很多其他的的东西,懂得了东西,当让他们自己去尝试的时候,他们就会体会到无穷的发现的乐趣。放手让学生体验读书的幸福,学生曾经迷失的作文就会开始慢慢地复归,主动读书的习惯就会慢慢地养成。

三、构建开放的课堂阅读,给学生以充分的参与机会。

面对文本所展示的多远开放系统,课堂上师生双方必须以尊重文本和作者个性为前提,真诚地敞开自己,平等互动,充分地彰显各自的个性。其中,教师的个性彰显尤为根本,只有教师首先做一个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人,才可能创建有个性的课堂形式,也才可能去尊重形式的个性,张扬形式的个性。作为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对读书的兴趣,明白面对同一文本,与形式一样都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语文必须通过真诚的感悟,达到双重发现的境地。这有这样,他才有可能以自己的被净化、升华的灵魂去感染形式,从而引起形式的钦佩,激发形式的好奇,自主地去探究、发现。开放活跃的课堂教学格局并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形式的最求,必须能够真正确立形式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励他们认真地去求真、求美,用审美和理性的眼光去解读自然、社会和人生。

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缺乏个性,缺乏广泛读书的激情,缺乏对文本独立深刻的个人体悟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它严重地滞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在我们千篇一律地纯技术性分析和照本宣科他人的说法中,学生对读书可能有的一点兴味被消磨殆尽,又哪里还会有什么创造性的发现呢?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明白面对同一文本与学生一样都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也必须通过真诚的倾听和自由的言说来拥抱文本,达到双重发现的境地,他才有可能以自己的被净化、升华的灵魂去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钦敬,激发学生的好奇,自主地去探究、发现,最终完成精神由文本到主体的转换生成。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教师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课堂作用和地位,组织、引导、激励、点拨,注重阅读的整体性和文气文脉,注重让学生畅谈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点到为止,留有余地。这样,课堂的自主权就会真正地掌握在学生手里,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去读书、感悟、品味和背诵;也才会有更多展示自己思考的机会,课堂才会呈现不同思想、智慧交汇、碰撞、冲突、融合的异彩纷呈的局面。

四、提倡广泛的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

自由自主的课外阅读活动要顺利地开展,首先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个性,给他们权力去选择喜爱的阅读篇目,而不是越俎代庖,随意指定,硬性摊派。有的同学多愁善感,囿于内心,他们可能会偏爱那些感伤婉约的诗词散文;有的同学则粗放坚强,性格外向,他们可能会更爱那些跃马驰骋、紧张激烈的传奇武侠;有的同学长于思考,关心社会,他们可能会侧重那些现实感强又注重思辩的杂文随笔;有的同学富于理想,抱负远大,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他们可能就会去注意那些能给其丰富人生启示和引路作用的名人传记。在自由自主选择阅读对象的过程中,阅读者会时时体验到发现自我的乐趣。其次,自由自主的课外阅读相对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也不能离开教师的适时指点和启发。因为从本质上说,只有课内外沟通才可能真正让学生建立起阅读的完整体系,提高阅读的能力。所以在课外阅读时确立一定的目标意识是必要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每年课外阅读量(各类图书报刊)不少于80万字,高中生每年不少于100万字,这是从数量上对学生提出了目标预期。语文教材以“课本”加“读本”的形式与以往截然不同,不但在量上对课外阅读作了规定,而且因《读本》是课本的延伸、补充和扩展,更成了丰富、巩固和深化课本的有益的“精神家园”。所以,开设“佳作欣赏课”,让学生自行寻找不同文体的“佳作”,在课上朗读,“奇文共欣赏”,再谈谈为什么将这篇文章推荐给大家,“佳”在何处,鼓励个性与新见;或者设置专题,自主收集研究材料,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等,所有这些作法,目的都在于既让学生多读一些有较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作品,又能够得到教师的恰倒好处的指导,在师生文本交互沟通中成为一个“好读书、乐读书”且格调情趣高雅的人。 

书是我们的精神养料,阅读带给我们的感动使我们发现自身的美丽,认识到自身的高贵。只有让我们的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和兴趣,感到人生的快乐莫过于阅读,才能够让他们的精神触须既延伸到无限悠远辽阔的历史时空深处,又向无穷延展的未来岁月不断挺进。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教师不能够剥夺他们终身读书的幸福!让我们幸福地行进在阅读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