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课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试论音乐课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探讨

廉林

伽师县第二小学新疆伽师 844300

摘要:音乐素质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个性、有创新意识、有创造才能的人才。在音乐课中,通过体态律动教学,让学生演唱、演奏、欣赏、律动等,来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教学

体态律动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1、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凡是感兴趣的事物,在学习过程中易于被接受。体态律动教学之所以能产生一定的效果,首先活跃了课堂气氛,其次,体态律动教学法以它特有的可变性,多变性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有效地打破了压抑沉闷呆板单一的教学状态,"寓教于乐"。

2、 从生理对心理的影响看,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越短。在音乐课中,如果单一的唱歌或听音乐,学生会厌烦,不如让他们在边听、边唱、边动中、自主、积极地参与学习音乐。即从体态律动中感受节奏,体会音乐,培养注意力并使注意力有效地、长时间地集中。

二. 体态律动运用于课堂常规中。

课堂常规使每门学科都建立的一种上课的秩序、习惯。在音乐课中排队进出课室,起立、坐下、问好等一系列的活动都安排了固定的音乐、旋律和体态律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听觉感受。

三. 体态律动运用于欣赏课中。

体态律动教学是从音乐本身入手,先让学生聆听音乐,再引导他们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人们对节奏和力度的感受完全依赖于运动,通过身体的运动、表现,使音乐要素成为了可以看得见的身体活动,音乐要素节奏、速度、力度、节拍、音区、音色等的作用就先后轮流地显现出来。人体变成了一个理解音乐要求、解释和表现音乐的乐器。如《动物狂欢节》欣赏课中,音乐通过不同的乐器、音色来描述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学生通过听、动相结合,感受音乐要素,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演奏乐曲。还模仿动物的形态,编创律动,表现各种动物。 就在学生们随着音乐击拍、踏脚、拍手、摆动身体等律动中,也由被动变为主动的参与音乐活动。实践证明:“如果鼓励孩子们除了运用耳朵外,还运用身体的其他部分,他们对音乐的反应就会变得充满无穷无尽的生命力,进步也会变得惊人的快。他们因此会成为教师快乐的合作者,而不是教师的令人厌烦的受害者。”

四. 体态律动运用于音乐综合课中。

一节完整的音乐综合课中,包括了节奏、发声练习、演唱、表演等多方面的能力训练,把体态律动这一教学手段运用在各个方面,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适应儿童的实际能力设计律动活动,从直观感受,到理解表现,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如歌唱活动中利用象声词(噜噜、嘟嘟)代替唱名或歌词;学习过程中,伴随着合拍地走队列、做动作、设计游戏,既可增加学习兴趣,又通过律动活动的参与,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再如识别、学唱do, mi, sol的时候,我先用琴弹出有这几个音歌曲的曲调,学生唱,之后请同学听,弹DO的时候摸腿,弹MI的时候摸肩,弹SOL的时候摸头,学生们很容易理解。我让他们闭上眼睛,练习对这三个音级的反应、听力,然后告诉他们这些高高低低的声音都有它们的名字。而首先让学生感觉、体验,然后自然地接受知识和概念,这里则运用了启发式教学,体现了是音乐和活动在教授学生,教师只是一个设计者、引导者。

五.体态律动中舞蹈的运用

舞蹈的运用始终在体态律动占有重要作用。它与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体态律动的内容与舞蹈的关系上看,体态律动的节奏、时间因素,可以在舞蹈的动作中体现;体态律动中的动作、空间因素也自然地可以在舞蹈的动作、造型中体现。而这之中的力度、速度、幅度都可找到相应的联系。而舞蹈结合着音乐,更给体态律动带来韵律感、美感。把设计编创出具有舞蹈形象美,韵律美的体态动作,与音乐有效地结合起来,能把美的意境带给学生。

由于民间音乐舞蹈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舞蹈、舞蹈音乐受历史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甚至地埋气候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色。而在音乐教学中选优秀的中外民间音乐来充实课堂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还开阔了音乐视野,增加了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为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化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这里,运用体态律动教学,使学生能自然而充满兴趣的主动学习,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远远优于其教学方法。如在学习中,先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习俗的同时再根据简单的歌词即兴舞蹈,启发学生们即兴创作、自由发挥。象歌曲《娃哈哈》,可以让学生们讨论新疆的民族服装是什么样的?他们是如何跳舞的?然后通过学生们的编排赋予它新的内容。学生们很喜欢这种舞蹈形式,重要的是在动作上一定要跟上音乐的节拍律动。使学生们体验、学习音乐的律动、节奏、节拍、速度、结构、情绪等内容,在音乐与律动中更可以使学生感到身心愉悦,获得审美感受,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热爱音乐。

六. 体态律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单单学习各种的音乐技能并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是一名引导者,创设轻松和谐的情景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和尝试,培养学生的大脑思维,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而在体态律动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过亲身参与,即兴创作活动,充分表现内心感受的音乐艺术,成为激发、培养学生想像力、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把音乐艺术素质提升到一个全面,综合的水平。

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学习应遵循这样一个螺旋上升过程:听—动作—感受(情感体验)—感觉—分析—读谱—即兴创造--(表演)。并强调,学生的音乐表演不是对教师演奏的模仿,而是由学生自己的感受力、想像和记忆能力推动的。学生在演唱或演奏别人创作的音乐时,才能够发现那些只能从乐谱之外才能听到和感觉到的各种微差。当然,在活动中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善于启发、诱导,使学生进入状态,引发兴趣,最终出于自发、自然的情绪,自由地发挥想像、表现,从而培养、发展创造能力。

音乐课中的体态律动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听辨,去体验、去感受、去思维、去理解、去表现、去学习、去创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为特点的一种变灌输型为审美体验型的开放式教学,着重突出学生的听觉审美感受与情感体验。在体态律动中,使学生广泛参与、接触、感受各种音乐因素,在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自主的探究探讨音乐,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引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诱发学生参与创新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中国音乐教育》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