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课堂 个性的张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1

灵动的课堂 个性的张扬

张艳霞

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双语学校 262200

孙晋芳,15165667882 山东省诸城市人民西路邱家庄子360号龙源教师公寓四号楼

课堂本就属于学生。自由、灵动、张扬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应去抹杀、去压抑。在课堂这方天地,老师确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孩子们的发展前途。把这种 “权力”用在解放学生、张扬个性、自由课堂之上,将是莫大的幸事。

一节数学课上。教师提问,学生哼哼哈哈,回答问题声音小,无激情。学生的眼神游离,想动还不敢动,摄于老师的威力,只能浑浑噩噩、貌似认真的听课。

生:老师,你这种方法我不理解,我这种解法行吗?师:不要钻牛角尖,记住看老师怎样做就行了。

这是我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课堂表象。小W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老师眼里应该算是成功的学生。有一次,无意中和他有了一次不平常的谈话。我问他:“你在课堂上觉得快乐吗?”他思考了一会,说:“老师,和你说实话,我真的厌倦了学习。”他的回答深深地刺激了我,把我搞得不知所措。“为什么呢?”我忙问。他说:“课堂上没有我们的思考,就是听老师讲,记老师的方法,练习、练习、又练习,太烦了。”“老师,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上课没有举手、没有声音吗?”他顿了顿又说道,“我们没有时间呀,没有时间锻炼、没有机会发言,长久以来,我们就不爱举手,不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听了小W的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是一位优秀的学生,竟然说出厌学的话语,表达出对学习的极度排斥,可想,那些学习的边缘生、学困生,他们的痛苦又是何等境地?

回想自己的课堂,长久以来,确实是毫无生气、缺乏灵动。只不过自己麻木了,视而不见,得过且过罢了。怎么办?不能这样过,不能让孩子在痛苦中度过本该快乐的学习生活。我在心里暗暗地下了决心。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想改变一定要有他们的热情投入。我首先引领学生们走进生活,搜寻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一是培养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做学习的有心人,通过鼓励、评比、展示等方式进行培养;二是要学生建立生活数学日记本,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素材,加以整理、利用、运用;三是改革学生作业布置方式,多布置一些实践性、操作性强的作业,如制作专项小手抄报,要求学生要设计漂亮的图案、花边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孩子们久违的笑容又在数学课堂上绽放了。小W主动找到我,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您的变化让我们开始喜欢数学了。我现在觉得就盼着上数学课了。”就连学困生、以前见我就躲的小G,也开始在我身边转悠了,告诉我说,数学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哈,其实你们不懂,转变的不只是老师,主要是你们自己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我心里在暗暗窃喜。

趁热打铁,乘胜追击。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手调动起来。我又把矛头转向了课堂。

耳动——会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

眼动——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必要时候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脑动——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其次要会想。教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如联想法,即用已知知识解决新的疑难问题,要融会贯通知识的前后联系。

嘴动——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

手动——会写。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写”是一切工作的最后落实。不少同学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就是因为没有将所听、所看、所想、所说落实在纸上,而只是“嘴上谈兵”,懒于动笔,以致一想什么也会,一做什么也错。

课堂是孩子的舞台、平台,只有让孩子尽情的动起来,由感官到内心,由个人到集体,课堂才会“活”起来、“火”起来,这个舞台和平台才会精彩,才会让孩子感受快乐,共享幸福。在这种自然、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情感得到了流淌,幸福与快乐得到了渲染和共享。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倾力构建灵动课堂,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空气、和阳光”,让学生的心灵快乐成长,让学生的情感尽情流淌,让学生的个性自由飞扬,让学生的智慧自然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