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水质检测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1
/ 2

检验检测机构水质检测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刘鹏

青岛胶州自来水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质检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水质检测中,质量控制是检测机构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而随着目前水质的严峻形式,贯彻落实好水质检测工作,并有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保障好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是现在水资源问题的主要解决方式。而检验检测机构主要通过各种检测技术对水质内容进行检测看其是否符合国家基本标准,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让其符合各种水质标准,让人们更好地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水质检测;质量控制;检测机构

引言

在饮用水提取过程中,水质检测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在确保水质安全的同时,也可为安全用水的管控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而在客观因素影响下,多数供水厂与水质监测部门的检测力度有待提升,这使得饮用水水质仍得不到良好保障。

1水质检测的含义

一般来说,水质准确就是对水中的质量进行检测,对于水中是否含有污染物或者是其他的杂质进行综合的分析,并且采集相关的数据应用,相应的网络计算机技术进行模型的测量测定。总体来说,工业用水以及其他的纯净天然用水等都是属于水质检测的范围之中。现阶段的水质检测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还可以进一步测定水质是否优良。因此在水的应用中水质输出的结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与周边的环境息息相关,除了能够保证人们用水的安全以及生活环境的安全也能够进一步地为环境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2水质检测的目标

水资源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水质质量检测的标准在水的应用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水质的好坏与现阶段的环境的优劣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常规检测中,我们经常会进一步的使得水质变得更加的优秀,能够为我们的生活用水提供保障,还能够进一步为了环境的管理以及其他的科学研究提供相关的数据。由于现阶段的水质检测就是监测水体中可能具有的水污染的种类以及各种污染物的变化繁衍趋势,只能用作于评价水质中的具体的状况并不能评价水的具体完成情况,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水质检测技术已经开始不断的更新换代,走向了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3饮用水水质检测的不足  (1)监测站网问题当前,我国饮用水监测站网较为分散,部分地区没有得到良好的覆盖,这就使得饮用水水质检测存在不足。通常只有大城市才具有权威的水质检测中心(如上海市、北京市),且水质检测中心的设备较为丰富,饮用水水质检测质量极高。而县级市、村镇等对饮用水水质检测缺少关注与重视,导致水质检测中心规模小,检测能力也较为有限,同时一些乡镇甚至未成立水质检测中心。这时若出现污染现象,饮用水水质的安全性就会受到直接影响。(2)检测标准问题。我国的饮用水水质检测标准具有较强的统一性,而部分地区水质污染程度较高,污染物种类也远远少于需要检测的106项指标,这就使得长时间进行饮用水检测时,会导致检测成本浪费等较为严重的问题。(3)检测设备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水质检测标准逐渐从35项提升至106项,这就需要水质检测设备具有较强的先进性、科学性与精准性。而较为先进的检测设备成本加高,这就导致设备更新缺乏及时性,部分地区无法针对饮用水水质进行全面检测,为饮用水污染问题埋下了安全隐患。(4)技术人才问题。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水质检测部门的工作人员配置缺乏合理性,如检测人员较少、检测技术有待提升等,而人力资源配置存在问题,也会导致水质检测缺少精准性。通常情况下,检测能力较低的原因是缺少系统的培训,而学历也相对较低,检测人员未掌握先进的检测技术。在运用检测设备时,也缺少良好的技术支持。(5)检测监管机制问题。在进行饮用水水质检测时,需要以相关检测监管机制为核心与出发点,而当前的水质检测中心却具有责任划分不清、缺少规章制度管理等问题。同时,饮用水水质检测部门与供水部门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利益联系,阻碍了水质检测能力的提升。

4水质检测工作的优化应用

4.1完善水样样本采集体系

水样的采集作为决定整个检测工作有效与否的环节,相关人员必须重视对水样采集单位的管理与规范,为水质基层单位构建出相对完备且精密的采集步骤,力求将水样采集误差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在水样采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有序开展工作,将浑浊度、耗氧量与含氧量等数额实验数据详细记录,并按照平行样本组的数值,将误差范围与补偿等步骤详细说明,相关人员必须为后续检测工作的准确度进行参考,一旦发现水体区域异常,应该及时上报并申请调查,从而有效检测人员能够全面地掌握水质检测信息。除此之外,采集人员还需要考虑到水样样本的变质与挥发等情况,在不同环境下,外部环境的汽化或液化都会给水质检测工作带来一定的干扰,同时,在自然水或湖泊等采集样本中,采集人员还需要考虑水生生物对该区域水质含氧量与排样量的影响,为了确保水样的有效性与代表性,采集人员在取样后需要做好质量保存工作,定时、定期地清洗样本容器,将干扰因素控制到最低,并选取多个水样样本,避免幸存者水样偏差影响最终检测结果。

4.2加强水污染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污染企业惩治力度,如可借助法律手段,加强企业对水污染重视程度。近几年部分地区过度注重经济效益提升,却忽略生态环境保护,对导致水污染的企业惩治力度薄弱,甚至部分地区存在政府包庇污染企业的不良现象,导致地区水环境越发恶劣,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政府须牢记“两山论”,将为民众提供舒适、健康生态环境作为基本责任,加强对污染企业的惩治力度。此外,还应严密监测地下水质情况。民众对由于矿山开采所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具有知情权,因此,政府应借助对地下水质的实时监测及将监测数据向民众公示等方式,对民众知情权予以满足。近几年地下水污染事件频发,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的监管缺失问题。因此,政府须加强水污染监管力度,如可在矿山开采区,设置地下水监控站点,对地下水质实时监测,并做好水质情况公示工作。“谁污染、谁治理”为我国环境的基本治理原则,实际上,仅有少数大型企业设立污染治理部门,而多数企业尚未具备污染治理能力。针对此现象,政府须积极探寻地下水污染治理新方式。因政府对水污染治理专业能力较为薄弱,同时为保障水污染治理效果,可构建第三方治理体系,将传统的“谁污染、谁治理”基本治理原则,转变为“谁污染、谁买单”,借此除可从源头处减少水污染现象外,也可使得水污染得以专业性治理。

结语

综上所述,水质的质量检测在当前生活中是无法避免的,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严重的威胁,而进行水质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让人们了解到自己目前所用水的具体情况,防止乱用水或者用错水的现象发生,避免造成一定的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的水质检测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在这方面的投入,在金钱上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培养技术人员,对于他们各方面的利益也做了足够的保障;人们的各种生活习惯也在慢慢发生改变,无论这种改变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意味着人们开始去了解他们现在所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越来越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黄玮健,王嘉榆.水质检测中检测结果质量的控制与保证[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2):203.

[2]郑峰,陈庆铭,包珊珊.水质检测中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J].化工管理,2018(10):32.

[3]邵蕾.关于检验检测机构水质检测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西部皮革,2016(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