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在本科生教学方面的思考与感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1
/ 2

口腔正畸学在本科生教学方面的思考与感悟

刘楠

苏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苏州口腔医院 215000

摘要: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在本科生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正畸学课程的设置,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效结合,规范带教实习,尽可能将线上课程和传统的线下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本科生将来的正畸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口腔正畸学、临床带教、课程设置

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口腔医学分支学科。从目前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来看,口腔正畸学主要着重于研究生教育及继续教育,本科生教学学时有限,临床实习时间短。另外,正畸学涉及颅面部生长发育、生物力学等多学科,涉及范围广,涵盖知识面宽,对未接触过正畸学的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许多本科生在学习正畸课时缺乏兴趣,只单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毕业后对患者是否需要正畸治疗、何时适宜治疗,如何转诊等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针对目前本科生口腔正畸学的教学现状,如何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的将实践和书本知识结合在一起,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1、优化理论教学课程设置

首先,我们要转换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理念。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正畸理论。PBL教学是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首先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前积极思考,通过查阅文献和翻阅书籍逐步获得答案,并通过汇报讨论加深理解,最后由授课老师进行归纳总结,PBL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吸收教学知识[1]。将PBL教学引入我们的正畸理论课学习中,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理论课授课过程中,要加入相关的病例分析,由病例分析引入相关理论知识,再通过病例分析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2]。例如,在学习牙列拥挤等章节时,教师可以先展示几例牙列拥挤患者的矫治过程,引导学生通过病例分析了解常用的提供间隙的方法,最后再通过病例分析逆向思维加深了解,帮助学生掌握牙列拥挤的矫治方法。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多学科分析思维,本科生毕业后多选择继续读研或从事口腔全科工作。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培养本科生多学科分析思维,对就诊患者要有全科思维。例如,对于后牙长期缺失后,间隙缩小,种植体或修复体难以设计及就位的患者,我们应首先建议患者转诊正畸科,待间隙拓宽后,再行修复或种植治疗。

2、适当增加技能训练课时

技能训练主要包括正畸临床检查与诊断、病历书写、寄存模型制作、X线头影测量的描记与测量、活动矫治器的制作及固定矫治器托槽的粘接等。在理论学习结束后,很多学生会认为正畸学部分章节杂乱无章,抽象难懂,因此只能死记硬背,失去对正畸学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适当增加技能训练所占课时比,通过技能训练,增强本科生对正畸矫治器形态和功能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初诊患者的模型和资料,引导学生对初诊患者进行分析和讨论,选择矫治时机,制定矫治方案,将书本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由带教老师对病例进行总结,深化所学内容。另外,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训练,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性。例如,带教老师可以通过直丝弓矫治器托槽的粘接等技能训练课题,让同学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托槽的形态、类型,切实的感受到正畸学的魅力所在。

3、系统规范化临床实习

正畸患者治疗周期长,复诊间隔时间也长,与其他科的实习不同,我们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看到患者完整的矫治过程。因此,在正畸科临床实习中我们必须有的放矢。首先,应该由教学秘书带领学生参观正畸科,对取模、口内外照片拍摄、初诊患者就诊流程、复诊预约注意事项、结束标准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正畸科有宏观认识。另外,要向学生展示口腔常用的器械、材料、以及各种矫治器,让书本所学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

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安排各自的带教老师,在前两周的实习中,主要让学生多听多学多看,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及接诊的相关技巧。从第3周开始,可以选择性让学生独立询问病史,并进行口腔检查,之后让学生独立思考,给出自己认为的可行方案。带教老师可通过口头提问的方法,对病例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对病例的分析,指明学生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3]。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复诊操作,让学生能真正了解整个正畸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主动性。

4、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整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线上教学课程变得越来越普遍。相比于传统的线下课程,线上学习更加高效、灵活、便捷,我们可以通过线上课程整合全国甚至是全球的优质教学资源,筛选最适合自己的正畸学习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线下教学的限制。对于课上没有理解透彻的部分,学生也可以在课下重复回放,加深理解能力。对于自己感兴趣但线下课程没有讲解的内容,我们也可以通过线上课程深入学习,极大提高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师来说,也可以通过网上的平台互相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虚拟仿真技术是计算机模拟生成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功能的虚拟环境。通过线上模拟现实的VR操作环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基本的正畸操作训练,模拟正畸牙移动的整个过程,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又节约了教学成本[4]

在目前的教学背景下,如何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临床实习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将线上课程和传统的线下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建立一套完整的更符合当前本科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期待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使口腔正畸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好的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邢晓华, 邵长江, 桑临惠, et al. PBL与CBL整合式教学法在口腔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 57(12):130-132.

[2] 王欢, 丁寅, 李菲菲, et al. 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和体会[J]. 基础医学教育, 2015, 000(011):973-974,975.

[3] 郑雷, 任运佳.口腔医院正畸学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探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014(033): 72-73.

[4] 李益玲, 曾素娟, 徐冬雪, et al. 简析云课堂在口腔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 2019(6):51-52.

作者简介:刘楠,1993年4月,女,汉,山东省济宁市,硕士,执业医师,口腔正畸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