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0
/ 2

消毒隔离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张永庆 邹培斧

牡丹江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消毒隔离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房护理,实验组采用消毒隔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感染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消毒合格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临床护理的消毒隔离技术,可有效减少感染可能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毒隔离技术;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Application of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technique in clinical nursing

【 abstract 】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technology in clinical nursing.Methods 40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order, they were p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ward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care.The infection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pass rate of disinfe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technique in clin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infection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technology;Clinical nursing;Effect analysis

消毒隔离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应掌握消毒隔离技术方法,需将医院的重症患者作为消毒隔离的主要对象,消毒隔离工作的开展应严格按照医院病房感染管理要求,医疗操作流程及重要消毒隔离流程,做好中心静脉置管消毒隔离、留置导尿消毒隔离、机械通气消毒隔离及创伤消毒隔离等工作,展现出消毒隔离技术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质量。本文针对消毒隔离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房护理,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0~79岁,平均(46.1±4.5)岁;实验组采用消毒隔离护理,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0~78岁,平均(45.9±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护理中采用消毒隔离技术,具体方法如下:

(1)在中心静脉置管消毒隔离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穿刺为抢救患者的生命开通了大静脉通道,为输血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在输注过程中需对患者中心静脉处的压力进行严密的监测,对液体的输入方法进行指导,为化疗措施、静脉介入及静脉造影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在开展静脉穿刺时,应摆放好患者的体位,将需要穿刺的皮肤位置暴露出来,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分别使用碘酊及乙醇对穿刺部位及新生儿脐带进行消毒,在穿刺处用碘伏擦拭2-3遍,皮肤消毒应采用擦拭消毒方法,不应使用喷雾法进行消毒。

(2)在留置导尿消毒隔离中的应用

消毒隔离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需对导尿方式及尿管进行合理选择,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做密闭式导尿,在选择导管时,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及年龄,选择不同型号及口径的导管,在使用前,需对导管气囊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第二,局部消毒,使用3000~5000mg/L的碘伏消毒液,用消毒棉签蘸取消毒液,按照由内向外,右上向下的顺序进行消毒,在消毒时,不应使用一个大棉球,应至少更换5个。第三,留置尿管期间护理。应确保导尿管引流的通畅性,对于不通畅的引流管,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当导管脱落后重新插入时,应重新做好消毒工作。

(3)在机械通气消毒隔离中的应用

通常不必对呼吸机的内部进行消毒,但是需要对呼吸机的外部进行消毒,应使用500mg/L的有效氯对呼吸机的外壳进行消毒,用75%的酒精反复擦拭呼吸机的操作面板及其相关按钮。对于呼吸机中的涉电零件,应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在对呼吸机进行消毒时,应采用机械清洗及消毒液浸泡的形式做消毒处理。对氧气湿化瓶及呼吸机湿化瓶进行消毒时,应做到每日清洗一次,坚持一人一用一消毒原则,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做消毒处理。在对呼吸机进行消毒时,应严格按照呼吸机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各种消毒工作,合理清洗呼吸机设备,清洗人员在清洗消毒机时,应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手套及帽子等防护用品。对于一些特殊感染的患者,应单独对呼吸机进行清洗,对呼吸机管路及其附件及时进行清洗。

(4)在创伤消毒隔离中的应用

在对创伤进行消毒时,需对表面创伤切口感染进行科学分类,引发创伤感染产生的原因包括:未能及时对手术室进行通风、切口远端感染、手术器械及手术材料污染,阴道或肛门处的细菌,操作人员的长指甲等。引发创伤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与植入和组织创伤、女性备皮增加感染、术后血糖水平、术前住院时间长引发的感染、患者营养不良等有直接关系。为了避免切口出现严重的感染,在术前,应使用100mg/L~200mg/L的有效碘对患者的全身进行擦洗,在擦洗后穿上无菌病服。对手术部位进行清洗时,应采用同心圆方式进行消毒处理,要求手术操作人员应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对手术部位的组织进行精确处理,将引流管放置到远离切口处的位置。手术的时间应控制在2h以内,在手术过程中应正确使用抗菌类药物,给药的时间为切开皮肤前1h内为好,当发现患者出现持续低温症状,应追加给予患者抗菌素。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感染率5.0%明显小于对照组45.0%;实验组的消灭菌合格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 [n(%)]

组别 例数 医院感染 消毒隔离合格率

实验组 20 1(5.0) 18(90.0)

对照组 20 9(45.0) 14(70.0)

3结论

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消毒隔离技术,提升了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水平,降低了患者感染病毒的发生概率。要求医院护理人员应掌握专业的消毒隔离技术,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护理水平,严格按照消毒管理工作的要求做好消毒隔离管理,防止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现象,为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感染率5.0%明显小于对照组45.0%;实验组的消灭菌合格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医院临床管理工作中,应切实落实消毒隔离技术,做好消毒管理工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祭迎迎.PDCA在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187-189.

[2]丁艳,吴娜,丁莉.基于护理电子病历的护理分级评定信息系统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9,19(2):53-56.

[3]程龙慧,丁洁,宗亚玲.基层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手术室消毒隔离现状与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7(12):52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