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0
/ 2

浅谈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郭艳芬

龙陵县回欢完全小学,云南省 保山市 6783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使学生学会多种思考方法。通过解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耐心细致、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活动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能力 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应用非常广泛的数学研究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灵活地运用数学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是每个小学生至关重要的事情,也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途中会经历困难、错误、挫折、打击,这就需要学生有顽强的意志力和毅力。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能具备了克服困难的坚强信心,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放弃,最终难关被闯破,错误被纠正,在挫折中成长,在打击中坚强。所以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力的过程。

二。、培养小学数学学习能力的方法

1.强抓课堂,培养学生的听课能力。课堂不单要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听课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掌控在老师的视线中,经常听老师说:“我上课讲的很细,每个知识点都讲的很透,原本想这次考试肯定没问题,但结果下来却叫人很失望”,归其原因是老师上课只顾自己的讲,不顾学生的听课状态,因此,教师在费心讲解的同时,更得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课堂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听课,让每个学生都掌控在老师的视线中,这样师会讲,生会听,课堂效果自然会好。学生听课是一种习惯的培养,小学生一般都很调皮,上课好动是很正常的事情,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纠正他们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讲的不良习惯。要想学生认真听讲,坐姿很重要,需要端正小学生上课时坐姿(挺胸,看黑板前方,端坐,背手),通过日常的教学经验发现,如果老师耐心的教导,是很容易做到的。

2. 引入生活实例感受数学的实用。课本中的案例只供引入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在讲完案例时,可根据知识点提出切合当地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谈讨解答,这样不但使学生切实感到数学的实用性,更激发了学习兴趣,如在讲二年级下册第三章《辨认方向》,认识路线一节中,老师可预先设计好家乡的路线图,上课就可用它来让学生认识常走路的路线图,学生对次决不陌生,也乐于去讲,学生刚开始讲时,只注重路线不顾方向,此时只需适当引导学生,学生会很容易的领会。比如算账,在日常生活当中,家长都会给同学一定的零花钱让其去买小零食,所以会算账很重要,将小学的算术题引入到算账中去,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让其感受数学的用途,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3. 营造自学的课堂氛围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无穷的潜能,要把学生的自学潜能发挥出来,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投入到自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自学中体会到数学教学活动的兴趣和快乐。 

4. 开展教学竞赛,给予学生成功的满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适当地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这种教学手段,就是利用了学生的好胜心,对于成功的渴望。在一个竞赛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和反应都会比平常更加努力、更加积极,因为他们想要成功,想要受到教师的表扬、学生的羡慕。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竞赛游戏,比方说“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看谁想到的方法多而且妙”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大显身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再有,就要注重给予学生表扬,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竞赛开展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答了问题,获得的却是教师简单的一句“对”或是“错”,这样简单的评价,只会让学生原本激情澎湃的心,静下来,冷下来,学习的热情淡下来。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要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断地寻找和探究更多更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主学习热情的办法。

5. 严抓作业,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作业巩固了当天所学内容,也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贪玩的学生会将作业视为每天完成的任务,根本不思考就胡乱做着完任务,长期以往学生对这门课程便成为应付,对次学生应及时谈话纠其思想麻皮大意,敷衍了事,并要求思考后重做。如此反复学生便养成了认真思考,精心书写的好习惯。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学会反思、总结自己所学过的数学知识,一点一滴积累,逐渐养成勤思考,爱动脑,会学习的好习惯。

6.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正在向创新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工作。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授者和接受者的关系了,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有时候在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还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威胁,教师的角色也多元化了。教师只有把自己当做学生的学习伙伴,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喜同悲,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站在合作者的平等地位上,学生才会从教师那里获取平等、主动、参与的意识,获得理解、支持、帮助、鼓励的同时和教师一道走出学习和心灵的“困境”,获取更多的欢乐。

三、总结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机密相连。要学好数学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教师首要应该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教学观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的相关知识点,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走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J]. 李晓梅.  教育现代化. 2018(14)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 祁英兰.  甘肃教育. 2018(08)

[3]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 马永清.  中国校外教育. 2019(26)

[4]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A]. 徐忠.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C].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