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6
/ 2

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柯超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红安卷烟厂 湖北 黄冈 43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工程项目的建设已经慢慢演变为EPC模式,因此,企业必须做好对EPC工程项目的管理,才能确保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文章重点对EPC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从而希望能够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为推动我国建筑业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字: 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基于EPC模式项目管理内涵

1.1设计管理

除传统的设计工作外,EPC项目管理中的设计管理还涵盖了设计EPC。它涵盖了工程项目中的设计、整体策划、规划等,这对设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设计必须确保整体结构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使设计环节的工作能够与后期的采购、施工完美衔接在一起。实时监控项目设计的全过程,根据相应的设计计划逐层进行审查,并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从而使项目设计的质量得到保障。

1.2采购管理

在EPC工程项目的管理中,核心工作是采购管理。必须将设计意图体现出来,还要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通常,采购管理工作涵盖制定采购计划、准备招标资料、采购招标和评估、供应商资料的存储和评估、签订采购合同、对货物做好验收等工作。

1.3施工管理

与传统施工管理相比,EPC项目的施工管理涵盖投资成本、施工进度、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环保方面和多方协作等,因此,可以通过构建多层次管理系统,来确保施工的质量。一般,在构建多层次管理系统时,可以将安全制度作为基础,将质量管理制度作为重点;同时,施工管理应与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点、技术交底、三检制度、图纸审查等工作相结合,并参考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进度部署,严格按照三级进度管理方式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三级一般指的是总控、每月、每周。

2.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现存的问题

2.1设计环节中的问题

在EPC模式下,每个环节的管理普遍存在不定性,这对相关承包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要将工程目标进行明确化,并尽快安排人员进行落实,以证明可以有效执行各项工作。但是在管理中,因为相关人员对该环节的工作缺乏认识,也不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无法领会各项制度,无法合理审查和部署施工图和资金,以至于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管理效率低下,情节严重还会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2.2采购环节中问题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过程中,用于采购的资金最多。在施工中,承包商要负责施工原材料、机械设备的采购,这会导致在采购工作中面临巨大财务风险。

2.3施工环节中问题

由于项目的施工与机械设备、人员的调配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只有合理分配各类施工资源,才能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并确保工程如期交付。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建设项目工期推后等问题,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经济风险。

3.EPC工程项目管理要点

3.1设计管理方面

(1)要保障项目设计是科学合理的,承建项目的企业需要雇佣专业设计人员,根据项目的技术要求及时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完成项目的设计工作,同时,由行业专业人员对项目每个阶段的设计规划、设计指标、设计变更进行监督;(2)对项目主体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优化内容主要要放在主体结构的受力情况和抗震性能上,通过对钢和砼含量进行设计,在达到项目效果的前提下,使项目建造的整体成本得到降低;(3)做好设计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协调关联性,以推进EPC项目的建设。

3.2采购管理方面

EPC项目采购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制定采购计划、选择物料供应商。在整个采购管理中,采购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执行采购工作的先决条件,它主要是对材料、设备的性能参数、质量要求、数量、规格等进行明确,如果采购单中有需要进口的材料和设备,则还要将关税和汇率变化对采购工作的影响考虑在内。在整个项目的施工中,想要保证施工的顺利,必须科学合理的制定采购计划,它是项目施工顺利的先决条件。供方指的是工程材料与设备的供货商、总承包商、设计服务商、咨询服务提供商等。此环节的工作将影响采购合同签订和对供应商的事后评估。在选择供方时,必须选择资质较高、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符合行业标准、产品产能高、质量过硬的供货商;评估供应商是对每个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定期进行评估,并且将不合格的供应商通过相应的退出制度进行淘汰,择优选择优质供应商。

3.3施工管理方面

EPC项目的建设管理主要是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进行管理。在管控施工进度时,可以通过S曲线、横道图比较法等对其进行分析;在对项目进行施工时,可以根据现场的条件变化、技术方案调整,施工情况、第三方影响等调整和优化施工进度,发现施工进度存在偏差,要马上找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在管理施工质量时,要时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事先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措施,防范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的发生。其中,事先控制重点是对施工计划、施工现场、材料方案等进行管控;过程控制重点是对施工期间的质量、施工顺序、质量控制方法、隐藏项目验收、工程图审查等工作进行控制;成本管理主要是对比分析计划与实际产生成本,并通过动态监控的方式定期监控项目成本,以发现成本中存在的偏差,并及时进行纠正。

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势

4.1要在施工管理中融入设计单位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EPC工程项目的开展需要多个方面共同进行协助,明确各方职责、权责,并共同努力使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在此过程中,融入出色的设计水平和管理经验到施工管理工作中,可以最大限度对项目总成本进行控制,并使施工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可以使新材料、技术、工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将设计单位的先进设计水平和管理经验纳入EPC项目的施工管理中,可以对现场问题进行提前预测、解决,规避施工中的隐患,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一系列应急措施,还可以让施工人员提前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更好的完成项目的施工。

4.2重视设计单位的地位和价值

由于在EPC项目的建设管理中,设计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在项目的施工管理中加大对设计单位的重视程度,提高设计单位的地位,使设计单位的价值完全凸显出来。一般,总承包商在整个项目现场管理中,会将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也就是说对施工现场的管控工作,不单单是管控现场的施工,还要对设计意图的落实情况进行查验,使项目的施工与设计工程图保持完全一致,达到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目的。此外,设计单位具备完善的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可以使EPC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从高效、低成本的角度,为EPC项目的管理工作制定质量与安全保障体系。

4.3发挥设计院的作用

设计院在EPC项目管理模式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主导着项目的早期计划和方案策划工作,也进一步明确了EPC项目发展的辛路历程。设计院不仅在建筑业设计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发展中起着推动作用,而且使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朝着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将项目原始设计理念完全融入实体项目建设中,使最终建成的项目效果与设计效果完全一致,进一步满足业主对项目的需求。通过对设计院展开全过程控制,还可以提前发现并纠正设计图中潜在的隐患,最大限度保障项目的质量;并在建造项目中使用各种新工艺、技术和材料,不仅可以确保项目质量,还可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推动建筑业的持续发展。

结束语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全球经济呈现缓慢增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EPC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将工程设计管理工作与施工管理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EPC项目的管理效率,使建筑行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刚毅,对EPC设计与施工EPC项目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住房与房地产,2018(5):158

[2]张华, EPC模式的项目管理探讨[J],低碳世界,2017,(34):2001-202

[3]常义华,金玉磊, EPPC建设项目设备采购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行业,2018,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