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针灸及康复训练对脑外伤后昏迷的促醒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分析针灸及康复训练对脑外伤后昏迷的促醒作用

张铃

福州市第二医院 省西医类 中医类重点专科 350007

摘要目的:分析针灸及康复训练对脑外伤后昏迷的促醒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20例脑外伤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予以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刺激及康复训练),各60例。比较两组苏醒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1疗程、2疗程时总促醒率均更高,P<0.05,比较有差异性。结论:予以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配合针灸刺激及康复训练效果颇佳,可对患者神志恢复起一定促进作用,利于患者促醒,可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脑外伤昏迷促醒

脑外伤患者多病情急、重,易导致患者昏迷,进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应得到临床高度重视,有效予以脑外伤后昏迷患者治疗,以便及早控制患者病情进展,避免患者致残、致死等[1]。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外伤后昏迷患者为例,予以分组治疗,探究针灸刺激及康复训练对脑外伤后昏迷的促醒作用,以供临床参考,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20例脑外伤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脑外伤昏迷,均于外伤12h内入院诊治,入院时均处于意识昏迷状态,格拉斯昏迷指数(GCS)[2]评分处于3-12分,昏迷时间超24h;且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已排除严重脏器疾病、其他原因所致昏迷等患者。其中,实验组有4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0.12±3.07)岁。对照组有3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0.21±3.13)岁。经统计学计算后,两组数据显示,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即:止血、脱水、抗感染、抗癫痫、降颅内压、抗生素、营养神经、补液等对症治疗,符合颅脑手术指征者予以手术,并确保呼吸畅通,予以吸氧,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以确保呼吸畅通。实验组予以常规治疗基础上的配合针灸刺激及康复训练,即:(1)针灸促醒治疗:先取穴,主穴:人中穴、百会穴、涌泉穴、劳宫穴、风池穴,配穴:印堂穴、十宣穴、三阴交穴、气海穴、关元穴、太冲穴。针刺时以主穴为基础,结合患者病情辩证辅以配穴进行治疗。具体针刺方法:进针深度依患者体质调整,经提插捻转泻法行穴位强刺激,并经电针仪刺激疏密波穴位0.5h至局部肌肉稍有抽动,之后行1h留针,1次/d,持续治疗15d(一疗程)。休息3d后,再进行第2疗程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2)康复训练:定时予以患者肢体被动训练,比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屈40°、踝关节背伸90°、髋关节伸直等,2-3次/d,15下/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苏醒情况。苏醒情况以GCS为评定标准,共分1-5分,其中2疗程后,患者苏醒,且机体恢复至伤前,可独立活动等为5分;2疗程后,患者神经功能、智力稍有障碍为4分;2疗程后,患者虽苏醒,但神志不清,需旁人照顾为3分;2疗程后,患者呈植物状态为2分。患者死亡为1分。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研究数据,资料描述形式: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5e915820eb25f_html_719932a4973c3cfe.gif ±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P<0.05表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由表1可知,相比对照组,实验组1疗程、2疗程时总促醒率均更高,P<0.05,比较有差异性。

1 对比两组不同疗程苏醒情况[n%]

时间

组别

例数

5

4

3

2

1

总促醒率

1疗程

实验组

60

28

10

4

15

3

42(70.0)

对照组

60

16

6

6

26

6

28(46.67)

χ2

6.720

P

0.010

2疗程

实验组

60

36

10

4

7

3

50(83.33)

对照组

60

23

10

7

14

6

40(66.67)

χ2

4.444

P

0.035

3 讨论

脑外伤昏迷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处于无意识状态,甚至可进展为植物状态,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中医认为,神蒙清窍、脑髓失养所致气血阻滞为脑外伤患者昏迷主要机制,因此在治疗上应以清神开窍为治疗原则[3]。针灸疗法可恢复大脑皮层机能平衡,使脑受压缺氧得以改善,进而慢慢恢复颅内兴奋、抑制功能[4]。本文研究中所选取主穴为醒脑开窍穴位,再经手法、电疗仪等行穴位刺激,可有效加快脑细胞代谢,改善患者脑部循环,进而使患者苏醒加快。而康复训练可通过予以患者肢体被动功能训练来减轻患者因长期卧床引发的关节挛缩等并发症,以利于患者机体恢复。二者联用,更利于患者恢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行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行针灸、康复训练的实验组1疗程、2疗程时总促醒率均更高,P<0.05,比较有差异性。由此也证实了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予以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针灸及康复训练效果颇佳,可对患者神志恢复起一定促进作用,利于患者促醒,可予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川. 针刺对颅脑损伤昏迷促苏醒的影响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

[2]卢天达.针灸治疗颅脑外伤昏迷37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0):99.

[3]韩非.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8):50-51.

[4]毕丽杰.综合性护理策略用于脑外伤昏迷患者中的效果研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