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腹部创伤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CT诊断腹部创伤的效果评价

肖斌

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410219

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腹部创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某院接受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6月-2019年4月,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观察腹部创伤患者接受CT检查的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腹部损伤患者实施CT检查,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4.37%,说明CT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论:腹部损伤患者接受CT检查诊断,可以对患者腹部受损部位进行全面、清晰的观察,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值得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CT;腹部创伤;病理

腹部创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此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外界暴力作用所导致[1]。腹部创伤是一种病情较为严重的疾病,患者腹部内的脏器受到损伤,进而出现一定的功能障碍,并且腹部创伤患者多会伴有严重的出血情况,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2]。临床上在对腹部创伤患者治疗前,需要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检查,掌握患者具体创伤的部位和创伤程度,然后对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3]。但是部分腹部创伤患者在受到创伤后,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通畅会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腹部异常的现象,这会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治,因此合理的检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CT诊断腹部创伤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在某院接受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6月-2019年4月,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

在所有入选的患者中:患者的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为(46.52±4.38)岁;男性患者38名、女性患者33名;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致伤患者26名、高空坠落致伤患者17名、摔伤患者14名;锐器致伤患者14名;患者受伤至就诊时间为0.5-12h,平均就诊时间为(6.04±0.57)h。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12h内接受疾病的检查;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的检查和研究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恶性肿瘤疾病者;排除伴有腹部创伤史的患者;排除受伤时间超过12h的患者;排除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所有腹部损伤患者均接受CT检查。

CT检查方法为:使用西门子SomToM Emotion 16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设备参数设置如下: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300mA,层厚为1-5mm,层间距为1-5mm,扫描矩阵为512×512;在对腹部创伤患者实施CT检查时,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区域为自膈顶至肾脏下极,对患者进行常规扫描检查;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复杂,则需要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剂量为100ml,然后进行动脉期扫描(25s),静脉期扫描(60s),延迟期扫描(80s),在检查时要对患者的腹膜后腔和肠道情况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在扫描结束后,将CT扫描的影像资料传送至放射科,并由两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阅片,然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

1.3观察指标

统计CT检查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

1.4数据处理

应用spss22.0软件整理和分析文中研究结果数据。检验计数资料用x2,行百分比(%)表述,P值评定两组差异,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腹部损伤患者实施CT检查,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4.37%,说明CT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如表1:

表1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n(%)]

检查方法

例数(n)

胆囊损伤

胰腺损伤

肾脏损伤

肝脏损伤

肠损伤

脾脏损伤

诊断符合率

病理

71

2

9

7

28

6

19

71(100.00)

CT

71

2

8

6

27

6

18

67(94.37)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我国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率逐年上升[4]。腹部创伤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意外伤害性疾病,此病的产生是指患者的腹部受到外界暴力突然作用而导致,交通事故、重物挤压、高空坠落、锐器伤害等均会造成腹部创伤疾病的出现[5]

腹部创伤是一种病情较为危重的疾病,患者在受伤后,其肝脏、胆囊、脾脏、肾脏、胰腺、肠道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且患者伴有一定的出血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但是部分腹部创伤患者会出现迟发性的现象,在受伤后的第一时间无临床症状出现,患者无任何异常感觉,这时患者的病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合理的检查诊断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作用。

在对腹部患者进行诊断时,以往临床上主要对其实施B超检查,以确定患者的病情,此种操作较为简单、方便,但是在对胰腺和肠道损伤的检查存在局限性,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出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检查在临床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在进行CT检查时,可以对患者的脏器组织进行全面检查,然后对影像学资料进行三维重建,进而获得清晰的图像,同时CT检查可以明确相邻器官和组织的损伤情况,进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CT检查时不受呼吸、运动、腹部脂肪、气体等因素的影响,进而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本文研究得出,经过对腹部损伤患者实施CT检查,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4.37%,说明CT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腹部损伤患者接受CT检查诊断,可以对患者腹部受损部位进行全面、清晰的观察,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值得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正芳. CT诊断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3):64-65.

[2]曹慧新. B超和小剂量螺旋CT在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 医疗装备, 2017, 30(10):37-38.

[3]杨聪玲. CT在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01):65-66.

[4]刘官华. 急诊B超结合CT诊断腹部创伤的价值[J]. 医疗装备, 2017, 30(6):11-12.

[5]吴景强, 赖发明, 邓开盛. 腹部创伤CT检查诊断价值评估及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1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