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参与式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3

家属参与式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任世强 于洪杰(通讯作者)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摘要】:目的 观察家属参与式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家属参与式护理。采用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量表(SSMI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SMIS各方面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式护理可提升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能力;家属参与式护理 效果分析

Application of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family member participation nursing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Methods 110 cases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study group carried out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The schizophrenia self-management scale (SSM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SMIS scores in all aspect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6.3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1.8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can improve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nursing satisfaction.

【 key words 】 : schizophrenia;Self-management ability;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精神分裂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沟通能力、症状识别能力、服药依从性等情况较差,自我管理状况不理想,进而对其家庭、职业及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家属担负着对精神分裂症病人长期的照料及监护责任,与病人朝夕相处,便于沟通和指导,参与到康复护理中有助于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1]。本文观察分析了家属参与式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54.15±8.3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54.03±8.3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家属参与式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生活技能训练:指导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料理衣食住行,规律作息,戒除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指导家属对病人进行监督,让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多予以关怀和鼓励。②用药指导:加强病人及家属对抗精神病类药物的认识,使其明确药物治疗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指导家属监督病人严格遵医嘱用药,勿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③学习运动能力培养:根据病人兴趣爱好指导其每天进行读书读报、记日记、书法等学习活动以及散步、做操等运动,家属陪同并予以鼓励、表扬,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④社交技能训练:组织病人进行趣味团体游戏、才艺展示等集体活动,由家属陪同,在病人和家属中树立榜样,互帮互助。⑤心理教育:嘱家属随时观察病人心理动态,倾听病人主诉,并尊重其想法,让病人感受家庭的归属感。加强对家属的心理教育,理解家属难处,缓解家属负性情绪。

1.3观察指标 采用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量表(SSMI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涵盖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精神症状管理、家庭社会功能、利用资源支持、自我效能等6个维度,评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3个等级,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SSMIS评分比较 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SMIS各方面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SSMI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服药依从性

药物管理

精神症状管理

家庭社会功能

利用资源支持

自我效能

研究组

55

13.44±1.53

16.76±1.73

22.37±2.13

17.86±1.35

20.22±2.04

17.98±1.39

对照组

55

11.65±1.06

14.43±1.54

18.49±1.88

14.52±1.24

17.89±1.86

14.58±1.27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表2所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55

32(58.18)

21(38.18)

2(3.64)

53(96.36)

对照组

55

22(40.00)

23(41.82)

10(18.18)

45(81.82)

3 讨论

病人住院治疗期间虽然医护人员监督指导可有效建立病人良好生活日常习惯,保证病人正确用药,但是病人一旦出院回归家庭后,因缺乏专业人员管理及监督,其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易造成病情反复及进展。维持治疗与家庭社会支持,是影响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变化的主要因素。既往常规护理模式常忽视了病人家属的重要性,在病人本身缺乏对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情况下,家属常出现对病人用药、饮食及运动等方面的监护不足,对病人康复有一定影响[2]。精神分裂症受疾病、生活处于隔离状态等情况影响,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家属参与式护理可通过发挥家属职能,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对提升药物治疗效果、改善病人健康状况提供帮助。同时,家庭社会支持作为心理刺激的缓冲因素或中介因素,有利于控制病人情绪,并对其健康状态产生间接保护作用。此外,病人住院期间家属参与护理过程,有助于住院支持、家庭支持和社区支持系统的建立,有效保障了病人的院外康复[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SMIS各方面评分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家属参与式护理可提升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秋丽,李珍珍.家属参与式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1):92-93.

[2]朱文波.家属参与式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14):1689-1691.

[3]诸海英,曹新妹.家庭式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