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研究

戴春兰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医院 362300

【摘要】目的 在ICU重症监护室中,有效的护理实践已广泛用于治疗患者,并且评估各种护理实践在设置呼吸机以进行患者护理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该案例研究的选择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一共从ICU重症监护病房选择了48位人工气道患者。将患者以24个病例为一组,共分为一个研究组和一个对照组。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有效管理。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5.8%和79.2%。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显着低于对照组。显着性(P <0.05)。结论 需要广泛披露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更好的进行护理处理,同时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ICU;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护理;效果

在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建立人工气道是常用措施,这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呼吸,还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呼吸机是一种通过将卡塔尔通过嘴,鼻子或气管切开或直接切入气管制成的集气管。人造器官的安装可确保呼吸道中空气的稳定流动,并通过去除器官分泌物来解决患者的缺氧问题,并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但是在安装呼吸机之后,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抢救过程能够正确进行,同时防止感染。因此,选择管理模式很重要。本研究选择的48位患者的病例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有效的护理实践已广泛用于治疗ICU重症监护室的人工气道患者。接下来描述这种方法对已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案例研究的选择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一共有48位在ICU重症监护室安装人工气道的患者。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9位和19位,患者年龄为大约在20-53岁,平均年龄为32岁。安装呼吸机时,口腔病例数为35,气管切开术的病例数为13。将患者随机分为一个研究组和一个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的总体信息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 0.05),而是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1.2方法

在比较治疗材料时,有必要定期监测固定气道导管的状况,监测其组织位置并每日隔离。研究团队提供了有效的护理计划:①温化、湿化护理:为防止患者病情恶化,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及时调节温度和湿度。患者头部的角度必须大于40°,这可以有效地防止回流,并使患者每两个小时旋转一次。②吸痰护理:唾液每小时要稀释一次,因此应在15秒内检查抽吸时间。护理人员应缓慢移动,以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受伤。③并发症护理:护士应谨慎清洗患者的口腔,每天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每次注射一次,以更换通风管道和潮湿的水。可以使用3%的硼酸。④心理护理:由于情绪会影响患者的“医学效果”,因此患者的心理需求是提高病理学知识,了解患者病理学,降低患者害羞度,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并改善治疗依从性。通过非语言交流与患者沟通,要求在进行人性化护理之前,有必要了解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理感受和个人特征。此外,我们还要积极与患者互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增强患者的信心,与患者分享乐趣,让患者轻松愉快的度过护理期。在术前应了解好本手术,并告知患者其资料,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以帮助改善情绪,与患者家人进行更多的交流,并确保家人或近亲可以长时间陪伴患者,以便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1.3观察指标

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副作用以及营养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P <0.05作为统计显着性的评估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5.8%和79.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组别(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研究组(24) 15 8 1 95.8%

对比组(24) 9 10 5 79.2%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为对照,心律不齐,食管导管浸润不准确,喉具无法被接纳,但在研究组中,只有一名患者出现喉痉挛。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4.1%和20.8%,其中研究组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

在ICU中使用呼吸机治疗重症患者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促进患者的康复并改善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认识并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该试验中,研究组的总体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两项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显然,可以对患者进行热量、保湿护理吸入综合治疗和心理治疗,以保持良好的呼吸道温度和湿度,并防止呼吸道回流和阻塞。此外,它还有效地防止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心理疗法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意识,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换句话说,对在ICU中已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可以预防肺部感染的发展。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在确保通道湿度、呼吸稳定性的基础下,患者可以取得高质量治疗效果,并大幅度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梅,赵艳晶,陶英歌,等.品管圈在ICU人工气道护理管理中的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04):81-83.

[2]吴维珠,梁洁萍,谢书芬.ICU人工气道患者引入品管圈工作模式所产生的护理成效剖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9,24(05):18-20.

[3]陈红菊.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人工气道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4(14):273-274.

[4]马晶,邢爱民,贯秀娥.48例重症ICU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1):3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