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烧伤合并真菌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浅谈烧伤合并真菌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

戴维维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分析导致烧伤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并拟定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9年1月份至2019年6月份我院接收的30例烧伤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全面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并对导致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拟定护理对策。结果:30例患者均长期服用抗菌药物,且自身免疫力低下。结论:抗菌药物滥用、自身免疫力低下为引发烧伤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在做好其创面护理工作的基础上,遵医嘱科学用药,并采用多种干预方式,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

关键词:烧伤;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烧伤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其是指高温、辐射等物质对人体皮肤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导致皮肤发生水疱、红肿、发红、疼痛等症状,该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一旦治疗不及时,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或瘢痕遗留现象[1-2]。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而言,其皮肤黏膜防御层被严重破坏,且创面裸露时间长,需长期应用抗菌药物,以防止发生感染现象。但长期服用抗菌药物,患者会存在程度不一的耐药情况,再加之烧伤患者免疫力较低,极易导致其合并真菌感染现象。如合并真菌感染,则会加剧患者身心痛苦与治疗难度,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为最大程度降低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率,临床应对导致烧伤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拟定相关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份至2019年6月份我院接收的30例烧伤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平均年龄(48.52±9.68)岁,烧伤面积47.9%,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且确诊为真菌感染

1.2方法

对30例患者年龄、性别、烧伤部位、烧伤面积等一般资料进行全面分析。

1.3观察指标:分析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患者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果

2.1患者真菌感染情况

表1 患者真菌感染部位分析

真菌感染部位

患者例数

占比(%)

皮肤创面

11

37%

上呼吸道

7

23%

下呼吸道

7

23%

血液系统

3

10%

泌尿系统

2

7%

2.2患者抗生素使用天数、使用种类

30例患者抗生素使用平均天数(13.28±2.62)d,8例患者仅使用1种抗菌药物,15例患者使用2种抗菌药物,7例患者使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

2.3患者真菌感染菌种分布

表2患者真菌感染菌种分布

真菌感染菌种

患者例数

占比(%)

假丝酵母菌

15

50%

白念珠菌

8

27%

曲霉菌

7

23%

讨论

3.1导致烧伤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

①由于很多患者缺乏医学常识,不注重自我护理,对烧伤认知程度不足,发觉自己烧伤部位出现异样后,仅仅是自行服用抗菌药物。但其并不了解抗菌药物的治疗原理、用法用量及药物禁忌,甚至多种抗菌药物共同服用,这不仅会加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其体内更是会存在程度不一的耐药现象,一旦产生耐药性,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就会明显下降。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在长期服用抗菌药物出现耐药性后,往往会合并药源性疾病,严重损害了其机体健康,严重者甚至会形成二重感染。

②相对于正常人群而言,烧伤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与抵御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较低,因其烧伤部位长期处于裸露状态,再加之烧伤创面存在的坏死组织可培养病原微生物,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合并真菌感染。一旦合并真菌感染,将会直接对患者总体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死亡。

3.2护理对策

①进一步完善烧伤科病区布局,清洁区与污染区务必严格划分,同时,护理人员需每日对患者病房进行全面消毒、通风工作,并添置空气净化器,定期对病房进行空气培养,保证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低于500个/m3[4]。患者床单、被罩等物品,每周应更换两次,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务必要严格控制病房人流量,每例患者留1-2名家属陪护即可,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以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②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可共同制作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宣传册,并结合宣传册与患者进行交流,尽量采用患者所能理解的语言,向其讲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优点及滥用抗菌药物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使患者充分了解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同时,多数烧伤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内心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说出自身想法及需求,并尽量满足,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5]

③为进一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加强饮食指导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可记录患者饮食喜好,结合患者饮食喜好来定制饮食计划[6]。患者需多摄入高纤维、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并鼓励其尽早进食,因为烧伤后尽早进食可促进胃肠黏膜生长,改善其胃肠道功能,从而避免发生菌群失调现象。在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药物治疗时,务必要询问其有无用药过敏史,为进一步提高用药安全性,护理人员可与医生进行沟通,在不影响药效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抗生素药物用量。

综上所述,导致烧伤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以抗菌药物滥用、自身免疫力低下为主,为最大程度保障烧伤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医院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拟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烧伤合并真菌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云, 张霞, 张逸, 等. 300例儿童烧伤创面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 江苏医药, 2016, 42(8):964-965.

[2]杨文玲, 肖潇. 烧伤科多重耐药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分析及护理探讨[J].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11):248-248.

[3]李芳, 张丽娟, 原丽. 护士职业价值观与重度烧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风险相关性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13):1763-1766.

[4]温西娜.基层医院烧伤病人的护理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8):294.

[5]宿威.1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高流量湿化呼吸治疗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6):160-161.

[6]吴彬,苏蓉,李苏影,等.1例重度烧伤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8):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