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巧”中:以《夕阳真美》浅谈如何随文识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乐在“巧”中:以《夕阳真美》浅谈如何随文识字

蒋宁

南京市扬子第三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8

【案例背景】

二年级时学生读文识字的最佳阶段,国家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生的识字数量必须达到1600字。集中识字非常容易令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产生抵触情绪,尤其对于读音或结构相近的汉字更容易出现思维记忆的混乱。

【案例分析】

根据以上问题,我尝试了把生字放在课文的语境中,遵循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循序渐进的认知序列,进行随文识字教学。本文以二年级语文《夕阳真美》为研究案例,从中提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片段,深入探讨如何乐在“巧”中,让学生既陶醉在愉快的学习情境,又扎实掌握字词。

在随文记形

中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汉字结构和定义凝聚了祖先的智慧结晶,发挥了表象性作用,用结构形态传达思想内容,逐步构建成中国独有的语言文化特色。针对该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我会运用汉字拆分法引导学生掌握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蓝”的书写和应用方法。

通过一种兰草的植物引入,再借助蓝字的变迁,告诉学生,兰草这种植物放在缸里可以配制成蓝色的染剂,于是同学们立刻明白,蓝字的草字头指的是植物尖端的部分。讲述蓝字的起源,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生的积极性,把握孩子独有天性,运用图片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该字展开适当联想,为学生树立语言情景,再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结合生活里见过的蓝色,给蓝字组词。从而让其掌握蓝字的相关词素:天蓝、湖蓝、孔雀蓝、灰蓝,丰富学生词汇量。这种“以形达意”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规避学生在认识汉字的过程中思想意识上存在的误差,让学生明白汉字学习的重要性。

从课堂效果看,蓝和芒的部首都是草字头,学生能动地归纳信息并进行整合,充分地做到了自主学习。这是依托于心理学建立的认字方法,通过课文内容让词语含义更立体直观的得到展现,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随文解义

字,是语言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汉语结构中非常关键的组成元素之一。汉字结构和定义凝聚了祖先的智慧结晶,发挥了表象性作用,用结构形态传达思想内容,逐步构建成中国独有的语言文化特色。汉字结构特征是独有标志,记录了语言文化的发展轨迹,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认字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加深学生对所学生字的理解,尤其对于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生字,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夕阳真美》中,伏是个生字,学生对连绵起伏这个词也很陌生。我先根据伏字,借助古代伏字的起源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了解伏的意思,然后以“一座小山”为切入点,以“手势比划”为方法,结合图片上的群山形态特征,教师用生动温婉的语言让学生在直观掌握该词语意思的同时学习新的文字。最后再出示连绵起伏所在的句子。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对字词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还是形象思维为主,图片展示的教学方法为枯燥的语文课堂注入了生动和活力,尤其颜色饱满明亮,色彩斑斓的图片更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让文字结构特征得以直观展现。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我出示了连绵起伏的西山图,当时学生就不禁发出惊叹。身临其境让学生充分领略到连绵起伏的壮丽和只可意会的意境美。由此可见,图片作为文字教学的重要道具可以充分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想象空间,确保知识掌握的稳固扎实。学生们图文对照,升华识字的快乐。

在随文整合

在随文识字中,应结合课文内容加强对结构复杂的字的认识。要依照阶梯式思维寻找汉字的结构规律,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并且发挥语文学科优势,通过在教学课堂上营造情景氛围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长期教学生涯中不断实践并完善教学方法,扩展教学思路,让生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形成相辅相依的合作关系,并且为学生构建生动的语言情境。识字和阅读理解的同时进行,既突破传统教学思路,又利于对文字定义的普及和关注。

生字有三要素,音形义要结合。首先,通过拆字,把残字拆分成,火和山。再让学生想象火山爆发下的景色,理解“灿”字意思,很红很耀眼。然后,启发学生开动小脑瓜,回忆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像课文一样用灿烂来形容霞光,还会形容哪些事物。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词语灵活搭配的巧妙,充实词汇量,培养日常语感,由此认识到词语的组合并不是固定的,充分体验到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通过列举火山、星星、灯光让“灿烂”一词的含义得到生动立体的展现,最后通过列举“霞光”引申到课文内容上,让学生通过感受晚霞的瑰丽胜景的同时掌握灿烂一词的含义和应用语境,由此明白课文“夕阳无限好”的真正含义。

【案例反思】

随文识字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汉字文化教学的死板和默守陈规,关键在于巧字。巧在随文记形,巧在随文解义,巧在随文整合。这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大大提升了教学品质,对于学生来说也不会因为枯燥而对语文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所学到的知识也更容易吸收。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的随文识字教学虽然是独立拓展的教学思路,但是却与阅读理解教学建立了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所学文字的理解和认识,在喜欢的课文内容中吸收新的知识,使该教学方式彻底取缔了传统教学,为阅读教学打开新的局面。

作者简介:蒋宁(1989-09),女,汉族,籍贯:江苏省南京市,当前职务:校长助理,当前职称:初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