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李艳华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010020

摘要:目的:分析对中风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其运动功能状况。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共计88例,主要是选取的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研究人员需要将该部分患者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中风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骨科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期间需要临床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SAS以及SDA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中风患者在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后FMA评分(87.69±15.62)分、BI评分(57.31±8.12)分,而对照组中风患者FMA评分(71.76±12.65)分、BI评分(40.75±7.03)分,观察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SAS与SD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低,实验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风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升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中风;运动功能

前言:中风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主要群体为老年人,具有较高的临床死亡率与致残率,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此次研究对中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探究其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共计88例,研究人员需要将该部分患者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中风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年龄介于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4±1.34)岁,患者男女比例(22:20)例;而观察组骨科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患者年龄介于5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18±1.65)岁,患者男女比例(23:19)例,组间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由于患者发生中风后,其肢体功能障碍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所以,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为了避免患者长期卧床且保持一种体位导致关节脱位、变形或痉挛变形的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为患者及时调整舒适度高的体位,主要以仰卧位为主,同时调整病床角度,控制在15°-25°之间,保证患者的肩膀前倾,可采用护垫置入患者肩膀下,以此将患者的肩膀微微抬起,与此同时将患者的腕部和肘部向外伸展,并控制上臂外旋。另外调整患者的下肢,控制盆骨位置前庭,夹紧大腿,选择大小合适的棉垫,放于患者的大腿下端,避免患者的下肢出现外旋的状况,并将患者膝关节的位置用棉垫抬高,保持膝关节弯曲。此外,为了避免伸肌痉挛的现象发生,要将患者的踝关节调整为直角状态[1]。 第二,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为了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可采用热敷的方法或者中医按摩的方法进行护理,避免患者出现水肿的不良情况。在按摩的过程中,要使用轻柔的手法,同时按摩的过程中,如果按摩到张力较强的肌肉时,护理人员应该使用安抚性的手法完成按摩,通过该方式给予患者一定的安抚,使其能够放松,而按摩到张力较弱的肌肉时,使用捏揉的方法进行按摩。此外,在进行患者肢体热敷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控制好温度,以免出现烫伤情况。 第三,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坚持由轻到重的原则,前期,可协作患者进行简单的关节训练,如屈膝或抬腿等,每天训练2次,随着患者病情好转程度,可适当的加大训练强度[2]

1.3疗效判断标准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统计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FMA)、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抑郁量评分(SAS)和焦虑量评分(SDS),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演技中数据和资料较多,需要采用统计学软协助数据分析,故采用SPSS 23.0完成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标准差(X±s)和百分比(%)描述;组间数据比较使用t检验和X2检验;若数据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表示。

结果

2.1

1 两组数据对比(nX±s

组别

FMA评分

BI评分

SAS评分

SDS评分

观察组

87.69±15.62

57.31±8.12

50.85±4.21

51.62±5.32

对照组

71.76±12.65

40.75±7.03

57.89±5.19

57.98±6.25

X2

3.214

4.251

4.289

3.298

P值

<0.05

<0.05

<0.05

<0.05

    讨论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中风的发病率逐年提升。该疾病主要是指血液粘稠度高引起脑动脉堵塞,导致血管破裂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比较好发于老年人。患者在出现该疾病时的临床表现为口角歪斜、视力模糊、肢体无力以及面部麻木等,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将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除此之外,中风疾病并发症的发病率比较高,主要包括语言障碍、运动障碍、意识障碍以及偏瘫等,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在出现此些并发症后,比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因此,为了有效促进患者运用功能恢复,本次研究对中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FMA评分与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中风患者,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运动功能。出现该种状况的原因是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在患者治疗48小时内开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体位;护理人员对其热敷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肢体放松;对患者实施被动训练,进而提升其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周莉花.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偏瘫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1):106-108.

    [2]汪慧琴.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影响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05):46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