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15
/ 2

初中生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干成龙

南京市河西中学 210031

【摘要】初中阶段是个体社会化最重要的时期,而个体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初中生的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同伴交往。随着初中生同伴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本文着重分析了初中生同伴交往中出现的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和能力障碍等问题及表现,尝试提出了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培养积极的交往力和组织有效的交往率等解决途径,旨在促进初中生在健康交往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 同伴交往 问题 对策

荀子曰:“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也。”人是社会的动物,具有合群性。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看,人的归属感、社会交往、友情都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初中生来说,同伴交往有着重大意义。所谓同伴交往在这里是指初中生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初中生群体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支配权平等,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是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然而,在实际的同伴交往中,不少初中生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班主任,需要关注这些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初中生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障碍

  初中生的思维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而逻辑思维的发展使初中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对自己、对周围环境等的有自己的看法,于是在同伴交往开始以一下表现:

  1、冲突增多。由于初中生开始能够独立思考,有批判性思维,因此,在对待同学、教师、家长、课本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而且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哪怕是片面的,于是,在同伴交往中,争论、冲突等矛盾日益凸显。这就是目前初中教师说初中生难管的根本原因。

  2、自我中心。目前在校初中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成长中备受呵护,自尊心特也就别强,再加上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心理又不成熟,所以,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同伴交往中,他们总是先在自己脑中塑造一个理想的朋友模型,然后根据这个模型去寻找朋友,结果是到处碰壁,交往问题进而产生。

  3、追求完美。由于抽象思维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接触,初中生能超出现实,想象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各种可能性。现实越不完美,他们的想象就越完美,并试图将想象的完美变为现实,结果当然是到处碰壁,成为爱吹毛求疵的人,对一切心存芥蒂,逐渐地就会关上同伴交往的大门。

  4、以偏概全。现在的初中生学业负担重,长期以来都是从家到学校,学校到家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初中生很难有机会了解客观环境的限制,从而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因此,他们的很多认识都是片面的。一旦把这些片面的认识用于同伴交往,那么必然会出现以偏概全的事件,直接影响同伴交往的效果。

  (二)情感障碍

  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都是由情感而萌发的。初中生情感丰富、多愁善变,对人对事过于敏感,使同伴交往缺乏稳定性,这会导致很多同伴交往问题。

  1、紧张害怕。有些初中生有强烈的交往欲望,但缺乏与同伴交往的勇气。他们一到公共场合与人交往,就会不自觉地紧张害怕,手足无措,语无伦次,最后导致同伴交往失败。这种现象在在与异性同伴交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仇视嫉妒。虽说人人平等,但是实际上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家庭因素,有的是遗传因素,有的是后天因素……但是,这些差异会使有些初中生产生仇视嫉妒心理。有了这样心理,同伴交往就会出现大问题。

  3、自卑懦弱。在同伴交往中,自信是基本条件,而自卑却是绊脚石。自卑就是由于自己某个方面的不足而感觉别人会看不起自己,实际上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一旦有了自卑,再加上懦弱,那么,无论在干什么时,都会觉得自己不行,似乎所有的人都比自己强很多。久而久之,同伴交往就成了负担,自己的社交圈子就会越来越小。

  4、夜郎自大。与自卑懦弱相反,夜郎自大也是同伴交往的障碍,通常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在同伴面前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别人,总把别人当笨蛋,并进行指责、攻击,是交往的同伴感到难堪、窘迫。这样自以为是的人往往最后被“束之高阁”。

  5、孤芳自赏。有些初中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优越感,总是自命清高,不落凡尘,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与同伴为伍,不愿与同伴交往,甚至不愿与同伴交流,慢慢地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严重的,甚至会成为自闭症患者。

  (三)能力障碍

  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响初中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不少初中生缺乏交往经验,他们不知道如何关心人,不知道如何赞美人,更不知道用怎样话题和别人对话。虽然他们有强烈的同伴交往愿望,但是总是错失良机。如此等等能力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初中生的同伴交往。

  当然,以上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二、初中生同伴交往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树立正确的交往观是初中生进行健康同伴交往的前提,而健康的同伴交往行为对培养学生的情感起着积极的作用。

  1、学会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尊严;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选择。同伴交往中,要学会尊重,树立平等的交往观。平等的交往观是交往产生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学会关心。俗话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玦”。学会关心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这样相互之间的关心就容易产生一种亲密的关系,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安全、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快乐。

  3、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品质,表现为一个人对别人宽厚。生活中总是矛盾重重,同伴之间难免有误解与被误解、嫉妒与被嫉妒和议论与被议论,而宽容正是化解这些矛盾的“利剑”。

  4、学会理解。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同理心”,也就是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体会他人投射给自己的情绪并产生共鸣。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初中生世界里,养成一种换位思考的思维习惯,学会理解别人,必不可少。

  5、学会主动。同伴关系是在“互动”中发生联系和变化的。同伴关系要密切,彼此交往是前提。交往越多,关系越融洽。反之亦然。因此,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不妨学会主动,主动去找同伴聊天,交流意见,从而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信任。

  (二)培养积极的交往力

  1、学会微笑。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詹姆斯曾说过:“常露笑容的人,比不露笑容的人在经营、买卖、教育……等方面比较有效果和成就。”同伴交往也是如此。微笑是善意的象征,会使自己开朗活跃,会使对方感觉亲切。在同伴交往中,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语气温和是十分重要的交往技能。

  2、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同伴交往时,要学会倾听,而倾听最重要的就是让别人多说一些,自己少说一些。只有舍得放下自己不吐不快的冲动,注意听别人说,我们才会得到更多的信息,受到别人的欢迎。

  3、学会赞美。赞美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它就像阳光,没有它,我们就无法开花和生长。赞美是一种技巧,赞美需要合理恰当,适当合理的赞美对你的沟通交流会起到无限的推动作用。卡耐基说过,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喜欢别人的赞美。赞美他人时,要注意场合、尺度、对象,要恰到好处,要真诚。

  (三)组织有效的交往率

  1、组织小组评比活动。为了给学生更多的交往机会,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类小组评比,如优秀小组、辩论赛、接力赛等团体活动。所有小组活动都要求通过小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这样,组内同学在争取胜利的过程中,会使用同伴交往方法相互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从而达到强化同伴交往的目的。

  2、组织集体娱乐活动。集体活动对初中生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伴交往的对象都是同龄人,在集体活动中,他们没有过多的约束,他们可以玩自己喜欢的活动,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春秋游、社会调查、生日聚会等等。在真实的情景进行交往,既满足了同伴交往的需要,还拓展了同伴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更实现了同伴交往中学会交往的梦想。

  3、组织课堂互动学习。时下,合作学习是主流,也是趋势。这种学习方式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是同伴交往的有效途径。

  总之,同伴交往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解决的。只要我们班主任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培养学生积极的交往力,再组织一些有效的交往活动,就一定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就一定能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