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发展与风险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14
/ 2

工程总承包发展与风险控制

刘王杰

深圳市光明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107

摘要:为了有效提升工工程项目建设的专业性、质量、效率,很多工程经常会采用工程总承包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认真做好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最大程度避免财务风险情况的出现,有效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将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区间。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预算;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工工程越来越多。在当前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总承包业务占得比重越来越大,业务的规模也不断增加。在工程总承包实施的过程中,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等流程的开展相对比较复杂,工程的施工规模也相对较大,因此工程建设当中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所以,在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承包的过程中就需要认真做好工程成本管理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过大的施工风险。预算管理是成本管理当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有必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总承包建设流程,进一步分析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针对性的措施。

1工程总承包管理现状

工程总承包管理现状主要是以下方面:我国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依据其主导模式可分为以设计主导的工程总承包和以施工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设计主导,工程总承包主要由设计单位所主导,该模式有利于对工程进行系统的统筹,能有效地控制项目的工程造价,明确建筑的每一笔成本花费。在传统发包模式中,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设计等分别与业主签订相关协议书,条块分割,容易发生项目成本超出预算的情况。因此以设计企业所主导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可减少业主方的组织协调工作,充分发挥设计单位的综合管理能力。施工主导,是我国建筑企业常见的总承包管理模式,该模式下由施工单位作为牵头方,来统筹项目的设计、施工和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单位往往是把设计工作分包出去。这种情况下,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采购等方面的管理较为有利,但设计单位仅设计分包单位,对成本控制的动力和压力并不大,不利于项目的成本控制。

2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管理过程中应用差异分析法,及时对不正常的成本预算进行分析,从而第一时间发现工程超预算的主要原因,利于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动态控制,并及时采用微调的方式,有效控制项目经营的支出,降低出现财务风险的几率。这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的现代管理系统。在项目总承包模式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风险需要由承包方承担,其成本控制效果对企业的收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预测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前期的成本预算,就可以掌握市场当前的行情、企业资源配置情况和利润目标,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合理的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支出,避免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此外,通过竣工阶段的财务结算能够对项目的业绩进行科学的评价,可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的效果。总之,通过开展有效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为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实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工工程总承包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认真做好项目的成本控制,避免工程建设当中各种不合理的支出,将工程建设的效益尽量最大化。

3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风险

首先是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工程质量风险。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要注意对工程质量风险的规避,在工程设计环节,应对工程进行合理的勘探,根据设计要求、设计规定,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一定要合格,尽量将因为工程质量而造成的风险降至最低,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其次是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其他风险。在工程中易出现的其他风险主要来自于自然和周围环境。在工程进行之前,要提前对建设地进行环境考察,考察工程地质情况,考察工程地的水文以及周围的气象环境,如是否会周期性出现自然灾害,在考察自然风险时也要注意项目所在地劳动力资源以及建筑材料的需求情况,防止在工程建设中出现资源紧缺而造成开发不足的情况。此外,还要考虑工程的进度问题,承包商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应该立足全局进行观察,规划好各个阶段所需的时间,了解项目实施计划,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管理水平、施工技术水平、建设资源水平,在以上基础上进行工期的预算,按照发包商的要求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项目。另外,要了解企业信誉情况,在工程进行前要对发包商的信誉水平、资金水平进行充分的了解,搞清楚发包商的资金水平,了解发包商的履约能力,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合同签订时要对合同进行仔细分析,对重点的限制性条约进行分析,防止由于合同签订时的不慎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4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对风险的控制和处理

4.1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利用某种合理、合法的方式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他方承担。风险转移的实现方法主要有利用设计分包、施工分包等,将这部分的风险转移给设计分包方和施工分包方。另外一种常用的风险转移方式是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工程承包方通过购买工程保险和人身伤害保险来将工程承包项目中关于工程风险和人员伤害风险转给保险公司,来降低属于公司的风险损失。在工程承包项目中,发包方常常会要求把所有风险(包括业主应该承担的风险)全都转嫁给承包商,这时候承包商所承受的风险是十分巨大的,承包商是否能够合理地将风险转移或者是不接受发包商的风险,需要经过科学分析,在工程承包项目中,一般都需要购买一定数量的保险来进行风险转移,以降低承包商所需要承担的风险。

4.2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主要是在实际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特殊的工程项目,其建设质量情况,与团队管理水平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各个总承包企业需要将一专多能、一能多职等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引入其中,各个项目经理也要具备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除了对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进行掌握之外,还要对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熟悉。更为重要的是,相关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全面应用操作,并与项目成员特征相结合,实现对WBS的有效划分,并制定相应的作业流程和制度。在后续施工之中,除了开展有效的奖罚措施之外,还要为项目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例如,在重庆华南城项目建设团队管理中,主要以下列原则为主:①组织架构精简化,做到三部一室,一专多能;②业务板块系统化,实现职能和权责的协调一致;③人员分工动态化,根据实际工程进展阶段,强化人员流动性特点[3]。

结语

总之,EPC总承包模式在开展过程中能够展示出不可比拟的优势,进而得到了社会相关人群的认可。除此之外,通过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执行,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有效的投资控制和管理,并展示出协调、安全等特性。因此,人们需要将EPC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确保该种承包模式朝着更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华,熊平,庞向锦,等.工程总承包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解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9,17(6):110-114.

[2]周洪平.工程总承包项目档案管理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11):81-82.

[3]赵震.工程总承包现场的安全管理[J].工程建设,2019,51(5):75-78.

[4]撖书培 . 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研究[J] . 建设监理,2017 (12):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