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14
/ 2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詹瑞超

鹤岗市规划勘测研究院 黑龙江省鹤岗市 154101

摘要: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相关的高等院校应该建立相关的教学计划,针对性的培养出业务能力强且综合素质较高的符合社会需求的相关人才,为我们国家的工程测量发展提供助力。本文从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以及建立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和提升教学软硬件措施四个方面来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技能;策略

一、工程测量技术的岗位要求

1.1行业岗位的学历要求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该行业各岗位的入职学历要求详情为:单位技术负责人这一岗位,要求入职者学历达到本科或本科以上;作业区技术负责人这一岗位,要求入职者学历为大专及以上;而对作业组组长以及作业组组员的学历要求则为中专及以上。

1.2岗位对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工程测量技术岗位要求入职者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基本的专业技能、职业的核心技能以及职业发展空间。职业素质主要考察入职者的团队精神、行为习惯、沟通交流能力等,以确保在日后工作过程中,入职者能够遵守职业操守,能够与其他同事协调合作,在岗位中发挥应用的价值。基本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以及各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情况,确保入职者在日后工作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熟练操作各种测量仪器与设备,完成各项日常工作。职业核心技能则要求入职者具备掌握环境数据采集与分析的能力,及时了解四周建筑工程的布局,确保技术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职业发展空间,则主要看该入职者的学习能力与业务管理能力与未来的发展空间,考察入职者能否善于在实践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1.3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

根据调查结果,笔者对工程技术测量专业今后的就业岗位进行了总结,这些就业岗位主要包括:工程检测员、工程监理、地理环境检测员、GIS数据工程师等。同时,根据岗位定位,笔者将工程检测、控制测量、环境制图这三大职业技能的培养,拟定为职业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内容。

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式分析

2.1制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对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应该符合我们国家的具体需求,同时也要符合产业的具体结构,使得相关的高等院校能够了解培养人才的方向,从而制定具体的目标。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国家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水利建设以及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对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对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与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相符合,同时在培养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业务能力培养相结合,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具备更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2建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所谓的建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制定培养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法,学校方面应该把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作为主要的培养模式,学校方面应该积极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企业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也应该结合相关的行业来进行具体的设置,包括房地产测绘课程、导航电子制图课程以及GPS测量课程、地形测量工程和水准测量工程等等。

三、培养工程测量技术高能人才的有效措施

3.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虽然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体地位。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成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现阶段教学模式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1)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习趣味性。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与竞赛等环节,提高学习趣味性。教师应多倾听学生建议,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实践教学期间,可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每组均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监督组员认真参与实践课,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练习各项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设定评分机制,每一位组员的表现均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成绩,旨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工作协调性,营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

(2)制定学习计划,向学生适当施压。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教学内容是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的,因此打好基础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开始前,制定学习计划,设定阶段性学习目标,能够有效督促学生循序渐进学好知识。另外,透过学习计划,学生能够随时了解到自己的学习动态与学习成果,进步或退步的趋势均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压力。而适当施压,对提高学习积极性是很有益处的。教师应设定奖惩机制,表扬并奖励进步明显,表现良好的学生。对于学习成绩退步、学习效率低下的学生,教师应注意加强沟通,指出这部分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良建议。

(3)注重学以致用,满足岗位需求。教学活动除了要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还要加强学生对各类仪器、检测技术的操作能力。一味地掌握课本知识,不懂得学以致用,显然无法满足需求。现实工作并不是纸上谈兵,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教学期间不要一味照本宣科,教师应结合社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节假日校方应积极与测量单位进行合作,分配学生去实训基地进行工作实践,使学生充分了解岗位需求,日后学习时目标更加明确。

3.2设立双证书教学制度

对于技术专业人才来说,相较于学历证明,专业资格证书才是证明自身专业技能的有效凭证。工程测量专业教学要求学生在毕业时,需获得由指定认证机构颁发的中级工程测量工作资格证书。笔者认为,结合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内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教学应设立双证书教学制度。双证书教学制度,学生除需接受中级工程测量工作资格鉴定,还需接受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

3.3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校方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考察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能够满足社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符合人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十分强调实践性,传统的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对工程测量技术行业存在错误认知。因此,建立多个长期校企合作式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站在生产一线,零距离接触这一岗位,经过充分的实践与锻炼,能够对该行业有深入的理解与足够的认知。如此一来,学生在日后就业时,能够迅速接手工作,直接为企业省去了上岗前培训的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结语

本文对于工程测量高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行探析,从而对于如何建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些建立,最后,结合实际经验,对于提升教学软硬件设施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我们国家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邓晓斌,王家帮.基于注册测绘师的高职工程测量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9(08):218-221.

[2]胡明霞.论高职工程测量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J].职业时空,2017(0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