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的理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4
/ 2

浅谈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的理论分析

武志勇 程晓悦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怀来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400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社会生产力,促使企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增收,需要在现有的管理体系基础上进行管理理论的研究。因此,文章主要就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侧重于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的关系,希望通过对其理论的分析能够为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人力资源成本预算;控制的理论;分析

事实上,现如今国内管理学界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将成本预算纳入正式研究项目,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的理论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在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形势下,企业要想进一步有效地提高自身行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加强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管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文章就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的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成本预算与控制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关系研究

1.1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的相关阐述

事实上,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会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内部管理体系,从而最大程度上为不同使用者提供定向的服务,真正意义上实现发展目标。因此,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其本身便是一个复合体系,而在这个复合体系中又存在许多基本体系。任何一个基本体系的建立其最终目的在于能够实现所具备的职能。从功能性层面上来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便是为进一步有效地实现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基本职能,从而实现预先所制定的目标,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的详细结构,如图1所示:

5e1d575e6ce96_html_650f6acf9e157b04.png

图1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

1.2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的相关阐述

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的结构图可以明确看出,企业成本预算与控制环节是处于中间位置的,如图2所示。秉持着会计核算服务于管理体系这一原则,在该项管理体系中,对人力资源成本预算进行核算和控制便是以专业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和结果的货币化表现进行反映。事实上,企业会计系统可以面向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体系进行多项数据的提供。此外,在对企人力资源成本进行预算控制时,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成本决策。由此可见,加强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不仅能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效率,还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建设目标。

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的理论分析

2.1加强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的突破点

所谓成本预算即实现货币化的一项经济计划,而人力资源成本预算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成本支出,其计量单位为货币。因此,从经济活动层面上来看,人力资源成本预算在进行管理时,即对货币改的管理,不存在计量单位不一致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企业所获取的人力资产所支出的成本都是客观且具有验证性的。因此,在对2.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的理论展开研究和分析时,需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对其现金流进行系统的考查和审核。不同于企业资产,人力资产为企业所创造的利益需要与其他资产相结合才能实现。所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的突破点在于:第一,企业人力资源所创造的经济利益与企业总体生产利益相互关联,无法确定成本预算所需要的现金流;第二,企业在对人力资源成本预算进行控制时,为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

2.2影响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的综合因素

主观因素。虽然对人力资源成本预算进行管理的本质是货币化管理计划,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企业在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时,会将成本预算作为管理手段之一,例如:投入成本在人事培训及奖惩制度等等。诸如此类的成本预算需要以人的主观意识和需求为参考标准,换句话来说,加强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应将主观因素考虑在其中。第二,企业需求。不同企业成长速度有所不同,对于人力资源的实际需求量也会存在差距,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现状来进行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的控制与管理。第三,货币的时间价值。所谓货币所具备的时间价值,即在对人力资源成本预算进行管理时,需要考虑投资收益比。

3.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理论分析

3.1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理论的应用现状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成本分配理论是指针对收益对象不同现象所提出的成本分配理论。事实上,企业将共同成本分配到成本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在对企业所拥有的成本进行全面了解后能够为其成本投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第二,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全面控制。此外,对于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体系而言,其最终目的在于能够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支出,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理论应用过程中,需要制定成本控制目标,从而行为的控制。

3.2影响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理论应用时,首先,需要对人力资源成本定性为企业共同成本;其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影响成本控制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最大程度上解决共同成本的分配标准问题,并以此因素作为成本控制标准。最后,在加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时,需要将各个成本对象进行再分配,将其细分为不可控和可控成本,并加强可控成本的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状态,进一步有效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在经济的影响下,国内逐渐衍生出许多新型产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有效地提高行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由此可见,文章就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的理论进行分析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的。首先,研究了成本预算与控制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关系,紧接着分析了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的相关理论,从加强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的突破点、影响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的综合因素等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从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理论的应用现状、影响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两个方面分析了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的理论体系,意在指为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有效地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参考文献】

[1]钟声玲.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的理论研究[J].时代经贸,2018(21):69-70.

[2]姚威. HY公司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3]蒋建娟.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J].上海化工,2019,34(10):23-25.

[4]范应泽.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费用预算编制的探讨[J].化工管理,2017(11):49-52.

[5]龚明晓.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与控制的理论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8(01):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