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少教多学”从“四看”入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2

高中古诗“少教多学”从“四看”入手

张发菊

青海省大通县朔山中学 810100

一、“少教多学”理念实施的意义

青海省从2010年进入高中第一轮课改, 语文教材,必修5本,选修教材15本,好庞大的数量。给我们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也面临许多的困惑。怎样才能低耗高效,是摆在每一个语文老师面前的问题。经大家的一致讨论为和高考对接,我们决定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必修5本教材的古诗文教学和选修教材《古代诗歌和散文欣赏》的教学上。这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分量,怎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吸收更多,并转化为自身固有的知识,以应对三年后的高考。由此我们语文组的老师提出”少教多学”, 让课堂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少教多学”这个理念既古老又新鲜。早在1632年,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开篇就提出“少教多学”这一种教学理想,著作中说:“寻求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校园里因此可以少些抱怨、吵闹和无益的劳苦,多点悠闲、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教师要解决学生如何去学习的问题。当前,我们基础教育存在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老师讲的时候学生都会,学生自己做的时候去没有思路,不知如何下手。 由此可见“少教多学”不光是解决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比重问题,更重要的一个就是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一个问题。“少教多学”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线,同时也是教学的一个理念与目标。

  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一直采用的是老师动嘴翻译,学生动手写笔记,完了回去按老师的意思背诵,要求学生对教师及教学的绝对服从,学生在教学中完全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使得古诗的学习既单调又枯燥,学生根本没有兴趣,教学效果不强。新课标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者积极思考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二“少教多学”在古诗教学中的实施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是我们了解中国悠久历史的一扇窗口。因此,高中新课标和高考都把鉴赏古典诗歌作为考察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可是在学习中学生对鉴赏诗歌却觉得无从下手,找不到切入点和突破口,以致于在考试中丢分较多。而且诗歌题材广,手法多,数量也大,那么,如何鉴赏诗歌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即实现“少教多学”呢?我觉得古诗“少教多学” 要做好以下四看:

一、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者点明诗的类别,或者点明时间、地点,或者点明情感。也就是说,题目可以暗示我们很多信息。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这类诗常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抚古伤今等目的。 再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题目显示这是一首送别诗,赠友送别所抒之情不外乎是依依不舍或祝福友人。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由题目可联想到描写的应该是秋日山景,不会超出宁静祥和的山水田园风光的范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可不正是一幅恬适闲雅的山水画?

二、看作者 ,学会知人论世“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诗人的创作风格、语言风格通过不同的诗歌呈现给读者时大体上是一致的。如李白,看到他,我们自然想到豪放、乐观、好用夸张、比喻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是何等豪迈的胸怀。再如杜甫,看到他,一定想到他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能不让你的心头沉甸甸的,看到苏轼,你能不想到他的豁达超脱吗?“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境界在苏轼的诗文中随处可见。又如辛弃疾贯穿他的全部词作的基本思想和主线,就是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辛词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辛弃疾与苏轼相比,有英雄与学士之别。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味人生,常表现出具有哲理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烈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雄视人生。所以看作者等于看到了诗歌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

三看注释 ,注释,或是简介作者,或是简介写作背景,或是简介所用典故,或是点明某关键词的含义,不一而足,在鉴赏诗歌时注意到它们,会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如 本次月考龚鼎孽的诗《百嘉村见梅花》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龚鼎孽(1615-1673),字孝升,崇祯元年进士。清兵入关后做太常寺太卿,康熙时官至礼部尚)此项注解委婉透露自己身为贰臣,内心的痛苦寂寞 ,所以整首诗的主旨就很好把握。又如杜甫《日暮》“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大历二年(767)年秋,杜甫在流寓夔州时,写下这首诗。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它告诉我们诗作于诗人离乡背井途中,“花烬”,暗示眼前灯烬结花有喜事,可对于孤身在外,居无定所的诗人来说不仅不觉欢欣反而倍添烦恼,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思乡之情。

 四、看意象 ,由于文化的沿袭承传,诗歌中的意象有了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据意象而理主旨,体会诗歌的深层含义。所以,记忆一些常见意象的含义能帮助我们找到鉴赏诗歌的切入点。如“杨柳”,柳与留同音,故有惜别怀远之义,暗喻离别。像陆游的“满城春色宫墙柳”,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 等等。又如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像李白《静夜思》,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总之,把握了以上“四看”,我们鉴赏诗歌就找到了入门的钥匙,学生就可以有的放矢,第二天上课时,尽量能做到人人参与,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再者一节课的容量也很大,刚好解决了新课改课时紧张的问题,学生可以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自行阅读大量古诗,从而实现“少教多学”。这对于高考复习来说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