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软镜下内切开引流与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肾囊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2

探讨软镜下内切开引流与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肾囊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杨大领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中医医院 湖南 怀化 419200

【摘要】目的:分析软镜下内切开引流与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肾囊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择取2016年5有月-2018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肾囊性疾病患者126例,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n=63)及观察组(n=63),分别采取后腹腔镜去顶术、软镜下内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镜下内切开引流术、后腹腔镜去顶术均可获得一定的肾囊性疾病治疗效果,但软镜下内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更好。

【关键词】软镜下内切开引流术;后腹腔镜去顶术;肾囊性疾病;治疗效果

肾囊性疾病是指一种基于相同肾囊肿形态的混合型疾病,其中以多囊肾以及单纯性肾囊肿发病率最高,此类疾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多建议经手术进行治疗,但传统手术方案存在着复发风险较高等情况,越来越无法满足临床需求。目前,已有学者就此课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1]。本次研究以2016年5月-2018年4月为时间段,以在本院治疗的肾囊性疾病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软镜下内切开引流术与后腹腔镜去顶术的治疗效果差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经门诊收治入院的肾囊性疾病患者126例为观察对象,经抽签法分成对照组(n=63)及观察组(n=63)。对照组,男37例(58.73%),女26例(41.27%),年龄35-72岁,年龄平均(51.39±7.23)岁,病程3-15个月,病程平均(8.84±3.26)个月,囊肿病灶直径4.0-9.0cm,直径平均(6.27±2.33)cm。观察组,男35例(55.56%),女28例(44.44%),年龄36-73岁,年龄平均(51.42±7.78)岁,病程3-16个月,病程平均(8.95±3.42)个月,囊肿病灶直径3.6-8.8cm,直径平均(6.42±2.15)cm。对比组间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1)入院后接受血尿常规、腹部超声或MRI等检查,明确肾囊性疾病诊断。(2)神志清楚,无精神系统疾病。(3)所有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且同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1)血液系统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心肺功能严重不全患者。(4)除肾囊性疾病以外其他肾脏性疾病。

1.4方法

对照组采取后腹腔镜去顶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案如下:全身麻醉,从后腹膜将肾脏分离,探查囊性病灶,临近肾实质5mm处,切除囊性病灶,超声刀灼烧止血,将切除囊壁组织送入病理实验室检查;尽可能切除多发性肾脏囊性病灶组织;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

观察组采用软镜下内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案如下:全身麻醉,经尿道逆行置入输尿管至膀胱;查看肾集合系统,将邻近肾脏囊性病灶囊壁组织经钬激光切开(切开面积控制在3cm2左右),钬激光灼烧切开囊壁边缘,探入输尿管镜,在排除恶性病变以外,夹取小片囊壁组织,送入病理实验室检查,且检查整个肾盏,避免遗漏囊性病灶;术后将双J管送入肾脏囊性病灶,术后30d拔管。

1.5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疗效评估标准如下:①显效,肾脏囊性病灶完全消失;②有效,肾脏囊性病灶明显缩小,数量明显下降;③无效,肾脏囊性病灶大小及数量无任何改善。(2)组间围术期指标数据差异,按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情况分析。(3)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按照肾绞痛、发热、其他进行统计,分析总发生率差异。

1.6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以SPSS 17.0为软件分析数据,依次经由(5e055cbd2ebe0_html_f37729ab85f0ec6.gif )、百分比(%)表示计量、计数资料,开展5e055cbd2ebe0_html_6fcbf245373dd82a.gift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治疗效果差异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6%稍高于对照组的82.54%,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组间治疗效果差异[n(%)]

分组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n=63)

31(49.21)

27(42.86)

5(7.94)

58(92.06)

对照组(n=63)

28(44.44)

24(38.10)

11(17.46)

52(82.54)

5e055cbd2ebe0_html_6fcbf245373dd82a.gif

——

——

——

2.5773

P

——

——

——

0.1084

2.2组间围术期指标数据差异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6.18±10.27)min、(25.59±3.52)ml、(2.50±0.77)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65±12.68)min、(50.18±6.15)ml、(3.56±0.95)d,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301、27.5436、6.8801,P=0.0000、0.0000、0.0000);观察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7.94%(5/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68%(25/63),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5e055cbd2ebe0_html_6fcbf245373dd82a.gif =17.5000,P<0.01)。

2.3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

观察组术后肾绞痛、发热、其他发生率分别为1.59%(1/63)、1.59%(1/63)、3.17%(2/63),总发生率6.35%(4/63);对照组术后肾绞痛、发热、其他发生率分别为4.76%(3/63)、3.17%(2/63)、6.35%(4/63),总发生率19.05%(9/6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35%稍低于对照组的19.05%,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5e055cbd2ebe0_html_6fcbf245373dd82a.gif =2.1443,P=0.1431)。

3.讨论

肾脏囊性病灶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年龄越高,发病风险越高。而肾脏囊性病灶多无临床表现,但一旦出现明显临床表现,或病灶体积扩大,需及时予以手术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常用手术方案包括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后腹腔镜去顶术等,但在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开放性手术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等情况,而腹腔镜开窗术则不适用于部分囊壁组织较厚的肾脏囊性病灶。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先进医疗科技应用于临床,肾脏囊性病灶治疗方案也获得一定的调整,且已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2,3]

本次研究中,相对于采用腹腔镜去顶术的对照组而言,采用软镜下内切开引流术的观察组治疗效果稍好些(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方面改善效果更好,且术后使用止痛药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更低;这表明,软镜下内切开引流术、后腹腔镜去顶术均能够治疗肾脏囊性病灶;本次研究证实,软镜下内切开引流术在优化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丁翔,何雪峰,袁和兴,等.斜仰截石位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治疗肾囊性疾病的临床分析[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8,7(6):366-370.

[2]魏磊.输尿管软镜术在上尿路非结石性疾病的应用(附73例报告)[D].郑州:郑州大学,2017.

[3]刘浩,乔保平.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性疾病患者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5):82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