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分析

张鹏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人,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降脂、降糖、抗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疗程14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8.0%,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银杏达莫;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多在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或微血栓形成所致[1],随着我国老龄化国情的延伸,该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成为神经内科临床常见多发病。尽管TIA症状较轻,持续时间短[2],但该病发病急、发作频繁,若不及时治疗,易进展为脑梗死,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3]。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我科对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了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入选的100例TIA患者中,观察组50例,其中女23例,男27例。年龄45~77岁,平均61.5岁;对照组50例,其中女24例,男26例。年龄47~78岁,平均62.5岁。以上患者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TIA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及MRI检查,无脑梗死、脑出血、局灶性癫痫等发作性疾病,所有患者排除房颤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及近期出血史等抗凝禁忌。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控制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口服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⑴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一日一次,疗程14天;⑵观察组:在观察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疗程10d。

1.3疗效判定标准[4]  (1)显效:治疗7d停止发作;(2)有效:治疗7d发作次数减少,14d停止发作;(3)无效:治疗14d仍有发作;(4)恶化:发展为脑梗死。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8.0%,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 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恶化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28 21 1 0 98.0%

对照组 50 25 19 5 1 88.0%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3 讨论

TIA是多因素组成的临床综合征[5]。颈内动脉系统TIA和表现为一过性黑蒙的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最易发生脑梗死,心房纤颤合并的TIA易发生栓塞性脑梗死。TIA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主要由脑血管功能障碍所致,但目前认为脑血管痉挛、微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液成分等与TIA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具有重要地位主要是微栓塞学说。银杏达莫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物[7],其主要成份为银杏黄酮苷、双嘧达莫、萜类内酯。银杏达莫注射液为复合制剂,其中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清除氧自由基、调节血流动力学、拮抗血小板源性衍生因子、增强中枢神经功能以及改善血液流变状态等作用[8],起到了改善微循环、增加缺血脑组织的血流量、抗血栓的作用,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双嘧达莫是一种传统的心血管系统药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抗凝的作用。以上成分协同作用,降低了血小板聚集。现公认的治疗TIA的方法主要是抗血小板法,临床抗血小板聚集最常用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TIA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TIA每次发作时持续数分钟至1h,不超过24h即完全恢复,但常有反复发作[6]。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键就是要扩张血管,降低患者的血液高粘滞状态,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指标及脑血流的正常运行。低分子肝素钙有明显的抗Ⅹa因子活性,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少(尤其是出血少),生物利用度高,对内皮细胞抗血栓强,对溶栓具有很好的作用,不会对其他细胞进行干扰,皮下注射方便[9]。低分子肝素钙的抗凝作用较强,同时不会对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原结合血小板的作用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其无法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有效抑制,也无法促进血液粘稠度的有效降低及血液循环的有效改善等,因此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中通常情况下不单独应用。对于TIA,抗血小板聚集与抗凝药物联合应用能有效防治血栓的形成与扩展,能尽快地控制TIA的发作、有效地防止TIA进展为脑卒中[10]。通过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亦表明,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同时联合银杏达莫、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显著提高TIA的疗效的协同作用,是目前治疗TIA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建平,崔丽英、王伟,等.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3.

[2]吴晓学,李琦.奥扎格雷钠、国产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微循环,2011,44(22):88-89.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J].中华内科杂志,2011, 50(6):530-533.

[4]李芳.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4):14-15.

[5]饶明利.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27-30.

[6]张宇,魏广宽,刘永丹,等.奥扎格雷钠和巴曲霉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5):97.

[7]宾驰.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0,19(14):88.

[8]谢秀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3):185.

[9]王耀光,张庆元.阿司匹林加用低分子肝素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的近期复发[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0,15(5):490-493.

[10]连佛彦,石正洪.低分子肝素对照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5):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