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围术期患者营养支持状况分析及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普外科围术期患者营养支持状况分析及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效果探讨

冯智华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敔 12区胃肠外科 214400

【摘要】 目的:分析普外科围术期患者营养支持应用状况及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2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给予营养支持)和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营养支持),各56例。比较其术后营养状态、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给予营养支持能改善普外科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念;普外科;营养风险;营养支持

快速康复理念是将外科、护理、麻醉等多学科整合在一起的围手术期护理新策略,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1]。普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以肠癌、胃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患者为主,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法较复杂繁琐,无法有效预防并发症,是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和患者预后质量受限的重要原因。同时,受疾病、高龄、手术创伤等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常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存在较大的术后感染风险,影响术后恢复[2]。因此,应充分重视普外科手术患者的营养支持,以保证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就普外科围术期患者营养支持应用状况及快速康复理念在围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旨在明确快速康复理念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价值,为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其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有男30例,女26例;年龄42~79岁,平均(65.90±3.59)岁;肠癌30例,胃癌21例,食管癌5例。对照组有男31例,女25例;年龄44~78岁,平均(64.77±3.72)岁;肠癌32例,胃癌18例,食管癌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营养支持 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营养支持:禁食(术前8~12h)、禁饮(术前4~6h),进行肠道准备,术后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进食,实施肠外营养,根据恢复情况鼓励下床活动。观察组运用快速康复理念给予营养支持:①术前营养支持。术前详细讲解快速康复理念的相关内容、对术后恢复的积极影响等;实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指导患者放松心情,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术前严格按规定禁食、禁饮,酌情给予肠外营养补充,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及营养支持效果确定营养支持时间,于手术前晚实施清洁灌肠等。②术中体温保护。入手术室后调节室温并维持至29℃以上,采用加热装置输液,做好术中体温保护工作。③术后提供营养支持。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少量,直至肛门排气;肛门排气后拔出留置导管,将肠外营养停止,口服肠内营养(营养量调整至1000ml/d),术后4h鼓励患者进食营养品,术后24h即可口服要素饮食(elemental diet)。麻醉清醒后保持自主体位,术后首日协助患者翻身,第2d鼓励其进行床边活动,第3d嘱其自行如厕,并适当增加活动量。

1.3观察指标 ①营养状态:总蛋白、白蛋白;②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③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5df87a2e055c1_html_8aeb5d68fa02ba09.gif ±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状态 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均较术前上升(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的营养状态变化情况比较(5df87a2e055c1_html_8aeb5d68fa02ba09.gif ±s,g/L)

组别

时间

总蛋白

白蛋白

对照组(n=56)

术前

60.49±7.40

31.26±6.87

术后1周

65.20±7.31a

34.26±5.19a

观察组(n=56)

术前

61.03±8.11

32.01±6.58

术后1周

73.24±3.82ab

39.05±6.22ab

注:与术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2 恢复情况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5df87a2e055c1_html_8aeb5d68fa02ba09.gif ±s)

组别

肠鸣音恢复(h)

肛门排气(d)

首次排便(d)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56)

24.19±6.23

4.15±0.87

2.90±0.22

9.95±2.44

观察组(n=56)

17.35±5.12

2.89±0.45

1.73±0.30

7.76±2.23

t

11.987

5.240

4.823

7.322

P

0.000

0.026

0.034

0.018

2.3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主要有腹胀(2例)、恶心(1例)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发生率为5.36%;对照组有消化道不适6例,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瘘、深静脉血栓形成各 1例,发生率为17.8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时间较长,造成的机体创伤较大,加之疾病本身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患者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常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且肠粘膜和免疫功能显著下降。手术应激可导致患者的术前营养状态进一步加剧,不仅在很大程度影响术后恢复,还会大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3]。此外,普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中老年人较多,其机体功能较中青年患者衰退明显,基础状态差,营养状态不良时易导致不良预后[4]

普外科手术患者普遍存在营养风险,进行必要的营养风险筛查可为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提供依据,而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改善营养状况,预防或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5]。当前,我院普外科营养风险发生率较低,但营养支持存在不合理性,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养支持方案,尽快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是提高手术效果和改善其预后质量的关键[6]。快速康复外科通过实施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手术刺激、生理、心理及疾病状态,促进其早期康复,主要措施有微创外科技术、较好的麻醉镇痛技术及术后康复等。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给予营养支持的观察组其营养状态、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较少,表明该营养支持方案较传统方案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快速康复理念重视对营养风险进行筛查评估,为术前预防性肠内营养、维持术后营养状态的稳定提供指导;主张术前肠内营养能有效保持胃及肠道的清洁度,促进功能早期恢复,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强调早期活动与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相结合,可缩短恢复时间,改善恢复质量,进而获得更满意的术后恢复效果。

综上所述,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给予营养支持能改善普外科围术期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质量,是一种理想的围术期干预策略,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志伟,王忠,朱大勇,等. 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医师杂志,2014,(z1):171-173.

[2]杨红生,王凤.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胃癌手术后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1):2084-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