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针灸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夏晓昧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理疗及针灸,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训练,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67.8%;治疗后两组患者Oswestry下腰功能指数(ODI)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明显患者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针灸;本体感觉训练;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腰腿疼痛疾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变后受到外界的刺激导致直肠、膀胱等功能性障碍以及腰椎和下肢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临床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与长期不合理的姿势造成,因此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针灸、推拿等矫正治疗。而近年来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与本体感觉功能下降相关[2],根据以上情况本次笔者分析针灸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及结果如下。

1.资料来源及方法

1.1资料来源

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患者诊断均符合《外科学》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相关标准,经过CT或者MRI诊断确诊。纳入标准:腰及下肢部位放射性疼痛使得活动受限,咳嗽或者排便时疼痛加重;患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具有感觉及反射改变;影像学显示向后外侧突出压迫神经根,突出部位在L4-5、L5-S1或者L4-5和L5-S1之间;患者可维持立体平衡30min以上;排除标准:并发肝肾功能疾病、精神异常;肿瘤等恶性疾病;影像学显示髓核脱垂或者严重马尾综合征。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具有患者28例,观察组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2-56岁,平均(35.0±5.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4-60岁,平均(39.0±5.7)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组间互相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理疗及针灸:磁振热、蜡疗,每次30min,每天2次;针灸取腰阳关、昆山、秩边、患侧大肠俞、委中、承山等穴位入针,每次20min,每日1次;治疗15d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加入本体感觉训练:使用BIODEX平衡测试仪,患者根据显示屏上的指针方向调整自身重心位置,训练内容包括姿势稳定以及稳定性极限训练。姿势稳定性训练。患者在某一范围内维持站立姿势,根据具体情况在监护下完成双足以及单足站立。稳定性极限训练:指导患者将体重均匀分布于双下肢,通过屏幕上信息调整重心,完成重心的前后左右的移动并达到极限。在治疗的过程中逐渐降低稳定等级,每次训练时间为20min,每周进行5次,共进行8周治疗。

1.3观察项目

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无效、好转及治愈。治愈:疼痛等相关症状消失,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直腿抬高70°左右。好转:疼痛等症状缓解,腰部功能改善,基本可以独立生活;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3]

ODI量表评价患者下腰背功能[4],得分越低说明效果越好。

1.4数据分析

数据均纳入统计分析学软件SPSS22.0中分析比较,计量资料使用t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分析,组间数据经过比较后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67.8%,两组差异显著,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对照组

X2

P

28

28

16

10

10

9

2

9

92.8

67.8

13.34

0.035

2.2下腰背功能恢复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腰功能指数(ODI)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ODI比较[(X±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

t值

P

观察组

对照组

t值

P

53.3±7.1

51.2±5.6

1.01

0.35

15.0±3.3

7.0±1.0

23.4

0.000

8.13

30.9

0.013

0.000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为骨科常见疾病,主要好发于青壮年一般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腰腿疼痛以及麻木等后遗症,并且为创伤性治疗因此较多的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

随着祖国医学以及康复医学发展使得物理治疗占据较大比重,较多的研究显示采取针灸推拿方法治疗该疾病临床可以达到70%及以上,本次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为67.8%,与文献报道基本相近[5]。对于观察组患者本次还加入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利用BIODEX平衡训练仪训练患者自身平衡感觉,因该种训练方法可以提高患者肌肉耐力,减轻疼痛,改善活动障碍。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92.8%,说明该种治疗模式疗效显著,且患者下腰功能获得明显改善提示患者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此外治疗过程中午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提示该种治疗模式安全系数高。因此笔者认为:针灸联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明显患者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雪强,戴敏辉,冯颜,等. 核心稳定性训练用于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25(8): 756-759.

[2] 梁美馨,容国安,李文美,等. 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MRI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5, 27(11): 685-687.

[3] 尚 涛.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5(8):41-43.

[4] 刘臻,邱勇.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在腰痛患者中的国际化应用现状[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 18(7): 550-553.

[5] 卢惠芳.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 例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16,48(3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