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1

急性脊髓炎案

李颖 张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急性脊髓炎亦称非特异性脊髓炎,因病变常为脊髓横贯性损害,故又称横贯性脊髓炎。其病因可能为病毒感染或其他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发病常有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急性脊髓炎可累及脊髓的任何部位,但以颈段和胸段受损害最为常见,其次是腰段。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水平以下的截瘫、传导束样感觉障碍以及尿便障碍。

1.一般资料

患者杨某,女,71岁,主因四肢活动不利40天,抽搐1周,于2017年10月收入我病房。患者既往双侧股骨头坏死12年,平素行走不利,无吸烟、饮酒史。现病史:该患于4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活动不利伴双上肢麻木,下肢不能行走,上肢不能持物,当时无意识障碍,无四肢抽搐。遂前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诊治,诊断为急性脊髓炎,给予神经营养因子、抗炎、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症状稍有好转且复查颈椎MRI示颈段脊髓内异常信号影范围明显缩小。1周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右侧上下肢不自主抽搐,抽搐频率逐渐增加,且左上肢亦出现抽搐症状,抽搐发作时伴有颈部闷胀感,2天前患者出现排尿障碍,偶有呼吸困难,为求系统中医针灸康复治疗特来我院,收入我科。现患者四肢麻木不仁伴阵发性抽搐,双手骨间肌及鱼际肌萎缩,双侧三角肌略有萎缩,偶有呼吸困难,精神状态差,留置尿管,大便秘结,饮食差。舌质紫暗,苔白,脉细涩。查体: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双眼各方向运动灵活,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伸舌居中,右上肢肌力Ⅳ级,左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上肢肌张力尚可,左上肢及双下肢肌张力减低,左侧颈部至胸2水平痛温觉减退,位置觉正常,振动觉消失,四肢生理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征(+)。辅助检查:头部MRI示双侧脑室腔隙性脑梗死;颈部MRI示急性脊髓炎。西医诊断:急性脊髓炎;腔隙性脑梗死。中医诊断:痿病-瘀血阻络。治则:益气活血,舒筋通络。

2.治疗方法

华佗夹脊穴:选用0.30×40mm毫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得气后连接电针,选用连续被,刺激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通电30min,1次/日。

针刺八髎穴:选用0.30×40mm毫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得气后连接电针,对侧上髎连接一组导线,下髎连接一组导线,选用连续被,刺激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通电30min,1次/日。

局部取穴:上肢取穴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穴髀关、伏兔、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丰隆、悬钟,选用0.30mm×40mm毫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得气后连接电针,上肢肩髃与臂臑连一组导线,手三里与外关连一组导线,下肢髀关与血海连一组导线,阳陵泉与丰隆连一组导线,选用连续被,刺激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通电30min,1次/日。

穴位注射:选取上述局部取穴中穴位2~4个穴位,进行穴位注射,1次/日。

上述治疗方法连续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患者精神好转,纳可,四肢活动不利好转,麻木症状减轻,出现充盈性尿失禁并伴有大量残余尿,尿后自觉。针刺四个疗程后,患者四肢麻木症状消失,抽搐偶发,肌肉萎缩状况好转,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左侧颈部至胸2水平痛温觉略迟钝,大便正常,可自主憋尿。继续给予针灸,营养神经治疗。针刺三个月后,患者抽搐症状消失,小便恢复正常,病情稳定,遂停止治疗。

3.讨论

急性脊髓炎属中医“痿证”范畴,多由于感受温热毒邪,肺胃受灼,津液耗伤,筋脉失于濡养,或久居湿地,涉水,淋雨,感受湿邪,湿留不去郁久化热而发病。病久,肾精不足,肝阴亏损,筋脉失其营养,致髓枯筋痿。该病病位在脊髓,故首选用相应神经节段夹脊穴进行针刺。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膀胱经是十二经之巨阳,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经,二脉皆通脊而络脑[1]。电针刺激夹脊穴,能够疏通督脉及膀胱经经脉,调节全身气血阴阳,使经脉气血流畅,筋脉得到濡养,激发脊髓功能恢复。脊髓炎所致的排尿障碍,病位在膀胱,故多针刺足太阳膀胱经来改善。八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骶部,具有滋补肝肾,调补冲任,通调二便的功效。八髎穴对应骶神经孔,通过深针刺八髎穴可以刺激骶神经根,诚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引起括约肌的收缩,同时八髎穴属于局部取穴可以改善骶尾部气血运行,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2]。目前,针灸治疗急性脊髓炎的疗效已得到广泛的临床肯定,对于其改善运动、感觉障碍也获得了临床认可和推广。但除此之外,还应配合运用物理疗法、穴位注射、推拿按摩等综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臧晓明,尹圆,荀丹丹,谭奇纹. 急性脊髓炎案[J]. 中国针灸,2017,37(07):690.

王立童,姜永梅,詹红生,仇新惠. 针刺八髎穴配合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大便失禁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16,44(0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