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7
/ 2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的效果分析

翁泽鹏

广东省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针灸康复科 528437

[摘要] 目的:针对中风偏瘫患者,应用中医针灸与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进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35例,其中对照组只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进行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一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风偏瘫患者,应用康复与中医针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中医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偏瘫

在老年人群中,中风是一种经常见到的急重症,具有发病快,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与致死率高等特征,倘若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造成患者脑部神经出现永久性损伤,甚至造成死亡。现在治疗此病最常见的就是康复治疗与中医针灸治疗两种方式,但是只是采用一种方式进行治疗会有所欠缺,因此应该将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对患者进行治疗[1]。

  1 研究资料和治疗方法

  1.1 研究的资料

  在本研究中,选取2015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只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在60-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3.02)岁;在治疗组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在61岁-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2.84)岁,两组患者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的方法

  康复治疗: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宣教和康复评定并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如:Bobath技术、PNF技术、关节松动和感觉统合等技术训练,同时鼓励患者和患者家属主动参与的意识,促使患者得到全身心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回归家庭和社会。

中医针灸治疗:以手足阳明经穴和人中为主穴,少阳、太阳经穴为辅穴;选取合谷、曲池、阳陵泉、昆仑、环跳、解溪、足三里、风池等穴位。按部位经络辨证规律进行加减,上肢可取肩外俞、大椎、阳池、后溪等穴,下肢可取太溪、风市、悬钟、委中穴,口角歪斜者可加取颊车、加地仓等穴。穴位常规消毒后,选取30号毫针,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捻、转等辅助手法,每隔10min行针一次;留针30min;1次/d,5次/w;1个月为1疗程,共计3个疗程[2]。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可独立活动、生活自理,偏瘫症状基本好转,疼痛消失者为显效;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可独立活动但不能生活自理,偏瘫症状有所好转,疼痛缓解者为有效;其余者为无效;②巴氏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进行一次巴氏评分,要求参照国际改良版巴氏指数评分系统;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好,0分代表无生活自理能力,100分代表可以自行完成日常活动。

  1.4 应用统计软件统计所得数据

在本次研究中,首先将所得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随后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实验研究中出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进行整理和分析,用(n,%)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采用t与x2开展检验工作,两组数据进行对比之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明显效果

有效果

无效果

有效率总值

对照组(n=35)

12

15

8

78%

治疗组(n=35)

18

16

1

98%

P

<0.05

<0.05

<0.05

<0.05

从表1中可以知道,通过诊断治疗之后,对照组中有12例患者有明显效果,15例患者有效果,8例患者没有效果,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为78%;治疗组中18例患者有明显效果,16例患者有效果,1例患者没有效果,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为98%,因此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有效总值明显大一些,两组差异具有同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是血溢于脑、气血逆乱以及脑脉痹阻,同时患者的饮食、情志、劳累程度等也会导致中风的发生。中风的特点为起病急,进展快。临床上以突然晕倒、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组与可塑性,进而可利用相关方式与途径恢复脑细胞的功能,这种现象好像轴突再生,树突发芽。

从中医角度来看,康复治疗主张在治疗中风偏瘫患者时,不仅要进行常规治疗,还应让患者接受相关的康复治疗与训练,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更快更好地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中医治疗中,针灸是最有效的主要措施。整体性与双向调节性是针灸应用的主要优点。利用刺激臀下神经、坐骨神经、股神经、胫神经等刺激点,能够有效调节中风偏瘫的运动功能,使患者运动障碍得到改善,更好恢复患肢。而在治疗时辅以适当的康复训练,将随意运动与反射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运动反应,从而有效降低神经传导过程中的突触阻力,让患肢的运动功能恢复正常[1]。

在本研究中,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总值要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关于中风偏瘫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康复治疗与中医针灸治疗两种相结合的方法,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在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乔咏雪,王伟志.透刺后溪穴治疗中风后手握2例[J].河南中医,2014,34(7):12-13.

[2]宋聪琳,邢晓东.浅析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7(23):132-133.

[3]庄任.中医康复治疗中风下肢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11(03):2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