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超声诊断急腹症的重要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1

基层医院超声诊断急腹症的重要价值

姜春暖

山东省平度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卫生院, 266700

急腹症是基层医院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往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已广泛应用于该病的检查。本文就 25 例急腹症患者术前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基层医院超声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 2015年—2016年来急腹症患者经手术后确诊者共 25 例,男 13 例,女 12 例,年龄 12--66 岁,平均 39 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部分伴恶心、呕吐,发热,就诊时间为发病 3-72 小时。

1.2 方法

应用迈瑞 DP—9900 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3.5MHz 和5.0 ~ 7.5MHz。检查前女性患者应适当充盈膀胱以排除妇科疾病。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个别患者加用侧卧位或半坐位,以压痛最明显处为中心,作多切面扫查,并采用逐渐加压探查方法,寻找异常回声,注意加压时患者有无痛苦表情,有无腹膜刺激征,仔细观察病灶位置,形态,内部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以获取病变组织的声像图特征。

2、结果

2.1 检查结果

25 例患者的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10 例,3 例为胆囊颈部结石,1 例胆总管结石,4 例为输尿管结石,3 例为消化道穿孔, 2 例为肠梗阻,2 例诊断为异位妊娠。

2.2 急腹症的超声表现

2.2.1 急性阑尾炎

尾大小依病变程度而有所不同,单纯性阑尾炎直径约 9.7mm,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约 14.3mm,坏疽性阑尾炎约18.6mm。有阑尾粪石时可表现为阑尾腔内团状强回声后伴声影,炎症明显,阑尾周围可见脂肪回声减低,系膜增厚,大网膜包裹。坏疽性阑尾炎常可见右下腹少量液性暗区。阑尾穿孔后周围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有时被周围组织包裹形成阑尾脓肿。

2.2.2 胆囊颈部、胆总管结石

结石嵌顿于颈部,胆囊扩张,壁增厚或胆总管结石伴胆系扩张。

2.2.3 输尿管结石

患侧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结石强反射,后方有声影。

2.2.4 消化道穿孔

腹腔游离气体,并可见游离积液及积液内的粗光点。

2.2.5肠梗阻

肠管扩张,小肠扩张大于 3cm,大肠扩张大于5cm,肠管内较多积液;肠管内见“鱼刺征”;肠内容物来回盘旋,肠间隙可见液性暗区。

2.2.6 异位妊娠

当异位妊娠破裂时,患侧可见一混合回声团,有时内可见妊囊,腹腔可见游离液体。

3、讨论

急腹症是基层医院常见病,常需要紧急处理,而基层医院缺乏先进的设备,辅助检查只有化验、x 线和超声。以往急腹症诊断多数靠临床医生的经验和实验室简单的化验,易造成误诊及漏诊,随着超声在基层医院的普及,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基层医院超声显像诊断急腹症的临床价值:(1)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临床上主要根据症状、体征及白细胞数升高对急腹症进行诊断。腹部 X 线透视对诊断阑尾炎、胆囊结石、异位妊娠等缺乏特异性,阳性率较低。超声显像能及时客观地反映阑尾炎、胆囊结石及异位妊娠等的声像图改变,对提高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帮助。(2)有助于估测病变的严重程度。本组资料中,超声可根据阑尾的直径大小,管壁结构和腔内回声变化及阑尾周围,盆腔积液的有无或多少对急性阑尾炎做出大致的病程分期,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提供可靠的依据;超声可以根据胆囊颈部结石是否移动而判断是否嵌顿;超声也可以观察到异位妊娠是否已经破裂从而帮助临床医生决定是否保守治疗。(3)有助于右下腹疾病的鉴别诊断。一些右下腹疾病如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右卵巢黄体破裂、右输尿管下段结石临床上难与阑尾病变进行鉴别,而超声能够对上述疾病做出鉴别。急性右下腹痛是病因较多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须及时做出病因诊断和正确治疗,是超声检查鉴别的重点。输尿管结石、宫外孕、肠梗阻等都 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多数能做出正确诊断。尤其是阑尾炎、发病率高,其诊断目前仍建立在临床基础上,缺乏一客观的诊断方法,而超声检查可在排除其他病因的基础上得到确诊,并可对阑尾炎进行分期,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 对保守治疗的病例也可提供客观的评价指标。

在基层医院,实时超声显像技术已成为急腹症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其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及敏感性均较高,它不仅可以直观显示病灶的位置和严重程度,提示手术指征而且能对易混淆的疾病做出较为正确的鉴别诊断,这对临床的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 贾译清,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J]. 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2014:936.

[2] 于健春,钟守光,邹贤华 .B 型超声对急性阑尾炎为诊断价值 [J]. 实用外科杂志,2012,12(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