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护理计划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个体护理计划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鞠伟伟 2 金中华( 通讯作者)

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脏外科 辽宁大连 116027 2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 辽宁大连 116027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护理计划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个体护理计划,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9.4%),两组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心脏搭桥手术围术期的患者应用个体护理计划引导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护理效果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体护理计划;心脏搭桥;围术期

近年来,心脏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脏搭桥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脏病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利用患者本身血管或血管替代品,将大动脉及狭窄冠状动脉远端进行连接,使血液能够成功绕过狭窄血管部位,从而到达缺血位置,改善心功能,保证血液顺利供应[1]。该手术利用率很高,但是手术难度较大,伴随的风险也较大,术后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对应的围术期护理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还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中,我院针对心脏搭桥术围术期患者实施个体护理计划,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介入禁忌症的患者,排除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心脏功能严重缺损的患者等。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6.8±6.2)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3岁,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5.3±6.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

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个体护理计划,具体方法如下:①详细收集信息:首先,仔细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病情;然后,通过网站或者登陆医院内部数据库收集以往心脏搭桥术围术期护理的全部相关资料,详细了解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等,对其进行筛选分析。②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按照患者的手术计划初步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护理内容包括手术器械的准备、间隔单位的选取等。按照手术的具体实施时间,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等,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详细了解疾病及治疗后的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科学合理饮食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等。③组织管理:首先要创建专门的护理小组,包括术前准备小组、监护小组、后勤小组等。护理前要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进行考核,制订相关的护理制度,护士长按照具体的护理计划分配护理工作,明确每一个护理人员的责任,同时配备相关的监督人员。护士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及时与科室医生及护理进行有效沟通,指导并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另外,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2]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55.7±9.2)分、(54.9±9.3)分;治疗后SAS评分分别为(40.8±5.1)分、(49.7±5.4)分。治疗前两组SAS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22例(64.7%),满意11例(32.4%),不满意1例(2.9%),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9例(55.9%),满意8例(23.5%),不满意7例(20.6%),护理满意度为79.4%。两组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脏搭桥手术属于高危手术,对于技术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主治医生具有过硬的手术技术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配合精心专业的护理干预[3]。个性护理计划是通过了解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信息,根据其个性的不同,制订具体的护理计划,然后护理人员按照计划落实每一项护理措施。我院针对心脏搭桥手术围术期患者实施个性护理计划指导,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9.4%),两组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中实施个性护理计划,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丹.个体护理计划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05):75-77.

[2]柳晓静.个体护理计划在心脏搭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9):89-90.

[3]赵玉玲.个体护理计划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9):123.

通讯作者简介:金中华,女,198312生,汉族,辽宁大连,主管护师,硕士研究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从事胸外科重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