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骨科康复医师(教师)在 PFNA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康复训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3

培养骨科康复医师(教师)在 PFNA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康复训练研究

彭伟 李春龙 王丽梅 刘百峰 杨占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由经系统培训培养的骨科康复医师(教师)与未经系统培训的骨科医师开展康复训练对于行 PFNA微创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愈合速度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医院从 2016 年 1 月到 2017 年 1 月接受PFNA微创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有 60例,平均分成两组,包含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常规组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由未经系统培训的骨科医师开展康复训练,而研究组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由经系统培训的骨科康复医师(教师)开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速度与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骨折愈合时长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P < 0.001),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比常规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结论:在围手术期由经系统培训培养的骨科康复医师(教师)进行康复训练对于行 PFNA微创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异,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关键词PFNA微创手术;康复训练;培养康复医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由于老年群体的骨质疏松程度较高,骨密度降低,因此存在较高的骨折风险性。而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老年骨折中的发生率较高[1]。为了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在临床中多选用 PFNA 手术进行治疗,该方法的内固定结构符合人体的力学平衡,对机体损伤程度较小,安全性较高[2]。随着康复手段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手术康复的重视,术后康复训练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为了进一步提高骨科医师(教师)基本康复指导技能及教学技能,联合康复科针对骨科医师(教师)进行培训达到骨科康复医师标准,通过培训后指导骨科住院期间病人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分析由经系统培训培养的骨科康复医师(教师)与未经系统培训的骨科医师开展康复训练对于行 PFNA微创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愈合速度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文随机抽取在医院从 2016 年 1 月到 2017 年 1 月接受PFNA微创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有 60 例展开研究,研究状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医院从 2016 年 1 月到 2017 年 1 月接受PFNA微创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有 60 例,全部研究对象需经影像学进行确诊,且能耐受 PFNA 内固定手术。共有男性 35 例,女性 25 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 69 至 86 岁,平均年龄是(75.78 ±4.76)岁。全部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包含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之间的一般情况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 > 0.05),存在较高的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常规护理为在手术前后调节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手术方法与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的大小便,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按照患者骨密度状况给予饮食调整,增加钙质与维生素D的摄入量,增加饮食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常规组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由未经系统培训的骨科医师开展康复训练,而研究组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由经系统培训的骨科康复医师(教师)开展康复训练。具体如下。第一,康复训练需在患者麻醉苏醒后即开始,可使患者交替维持半卧和仰卧两种体位,同时告知患者正确地踝关节与足趾的背伸训练和环屈活动方法,指导其适当活动,然后护理人员应定期按摩患者的患侧小腿位置。第二,在手术结束的十二小时,护理人员可指导与辅助患者间隔两小时的时间进行正确地翻身,护理人员应同时给予患者的腰背部以适当的按摩。第三,在手术结束的二十四小时后,可实施肌肉长收缩的训练活动,每次训练时间为二十秒,训练频率为 50 次/d。还可鼓励患者进行坐起活动并逐渐增加深呼吸的训练。第四,在手术结束的第二日,可借助持续被动运动仪开展膝关节与踝关节的被动训练活动,训练时间为 45 min/次, 3 次/d。在第三日后可实施平卧屈踝以及膝关节的训练活动, 5 min/次, 10 次/d,需要安装患者的恢复状况调整训练频率。第五,在手术结束的第二周可实施主动抬腿的训练活动,鼓励自床侧行坐起,并将患者的小腿自然地下垂,同时可在该体位进行屈伸膝关节的训练,训练频率应按照患者的恢复状况调整, 30 min/次,5 次/d。在手术结束的第三周可进行下床借助助行器适当站立,逐渐增加站立时间。第六,在手术结束的第四周后可实施借助双拐行走训练,逐渐增加行走时间。待患者的骨折断端出现骨痂可借助单拐进行负重行走训练,待存在较多的骨痂则可进行完全负重行走训练。

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速度与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断标准

疗效判断标准如下,患者的髋关节屈曲角度范围在 110° 至 150°,没有出现畸形,且患者能够正常地行走,则判断属于优;患者的髋关节屈曲角度范围在90° 至 110°,存在程度较轻的内翻,且患者能够正常地行走,则判断属于良;患者的髋关节屈曲角度范围低于90°,发生程度较高的畸形,患者的髋功能受限,无法正常地行走,则判断属于差[3]

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软件 SPSS 22.0 进行分析与处理,对于骨折愈合时长的计量资料开展 t 检验,对于治疗效果的等级资料实施 Wilcoxon 秩和检验,将 P < 0.05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骨折愈合时长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P < 0.001),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比常规组的明显增加(P < 0.05),详见表 1 。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长与治疗优良率状况

组别

骨折愈合 时长/d

治疗效果(%)

优良率

研究组

82.93±5.52

23

4

3

90%

常规组

91.77±5.04

13

7

10

66.67%

t/X²值

t=6.4776

X²=8.766

P值

P<0.001

P<0.05

3 讨论

PFNA 手术存在较高的稳定支撑性以及抗旋转的能力,对机体的损伤程度较低,因此近年来该术式的临床应用率逐渐增加。但是,为了促进患者手术后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在本文中,研究组的骨折愈合时长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P < 0.001),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比常规组的明显增加(P < 0.05),可知在围手术期由经系统培训培养的骨科康复医师(教师)进行康复训练对于行 PFNA微创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未经系统培训的骨科医师开展康复训练的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的愈合速度。经系统培训的骨科康复医师(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康复训练的各项内容与训练方法,能够结合患者的心肺功能与病情恢复状况及时调整训练的强度,经系统培训的骨科康复医师(教师)能够熟练地掌握足趾与关节的环屈活动等训练的规范标准,及时纠正患者的运动误区,同时骨科康复医师(教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功能恢复状况与身体素质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保证训练的针对性,能更好地巩固患者的手术疗效,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因强度过大而对机体产生副作用[4]。另一方面,在骨科康复医师(教师)指导下开展康复训练能够在早期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增强患者机体的血液循环速率,提高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速度,促进机体骨折的愈合[5];由于训练过程中康复训练医师全程陪同,能够保证训练的有效地与活动的准确性[6]

综上所述,在围手术期由经系统培训培养的骨科康复医师(教师)进行康复训练对于行 PFNA微创手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未经系统培训的骨科医师开展康复训练的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屈波,伍红桦,邓少林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应用DHS与PFNA的疗效比较[J].军事医学,2014,(1):67-69.

[2] 谢逸波,李泽龙,徐慰凯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13):2019-2021.

[3] 刘云,陈爱琴,梁明娟等.LPFP、DHS与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110-4112.

[4] 焦竞,黄玉成,李涛等.不同内固定方式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4):300-302.

[5] 马勇.不同内固定方式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5):815-816.

[6] 胥明梅,曲桂荣,刘虹伟等.骨折愈合仪联合气压治疗仪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3252-3253.

注:此研究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资助项目,课题编号:14G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