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3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庞丽君

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省 太原市 030012

【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100例腹泻患儿,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儿,有所患儿均进行大肠埃希菌培养。研究组患儿采用微生物检验法做检测,对检测结果做详细的分析,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治疗,对照组患儿不进行检验,医护人员直接对患儿展开诊断治疗工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有所患儿经过20天的治疗治疗之后,部分病情的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其中,50例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4.0%;50例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微生物检验法进行致病菌的检测工作,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临床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医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加关注健康问题,但是,近年来,来医院就诊的人数呈现出攀升趋势,感染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医院是病菌聚集的地方,医院要采取有效措施才可控制疾病的感染率,并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本研究给予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50例腹泻患儿采用微生物检验法进行检验,然后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100例腹泻患儿,其中男55例,女45例,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大肠埃希菌培养。研究组50例患儿,年龄2-10岁,平均(5.61±5.43)岁;住院时间8-30天,平均(15.78±10.84)天;对照组50例患儿,年龄3-11岁,平均(5.18±5.89)岁;住院时间7-31天,平均(15.98±10.92)天。两组患儿在年龄、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的菌株不给予任何临床检验,医生对患儿做大致观察之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展开诊断治疗工作。研究组50例患儿的菌株,给予微生物检验,即检验人员提取纯菌种,采用ID32E标准的试纸进行菌株细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ATCC25922的标准菌株进行对比[1]。然后,再采用ATBG-5 的标准试纸进行药敏的检测工作,同样进行对比,对照物为NCCLS范围,最后采用由梅里埃公司所提供的微生物分析仪做详细的检测。检验结果出来之后,医生根据患儿的检查结果做详细的分析,进行菌株的筛选、诊断工作事,选用ESBLs进行,诊断所采用的方法是 KB 法,即选择头孢他定30μg、克拉维酸/头孢他定10μg,或选择克拉维酸/头孢噻肟10μg、头孢噻肟30μg,将克拉维酸放入,之后若是抑菌环直径有明显的增大现象,则将其视为有ESBLs生成。

诊断方法:临床进行微生物检验工作,使用噬菌体分型、分子分型、质粒图分型分析、血清学分型以及细菌素分析等,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对感染率进行有效控制,并详细分析病原菌,从而提高临场诊断的准确率,为治疗提高重要的参考信息。医务人员在检验的过程中,发现有新的耐药菌株,便可展开分子分型处理工作,从而采用有效的措施,控制感染率[2]

1.3疗效判定标准

小儿腹泻治疗疗效判定结果分别有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显效指的是所有症状均消失,身体机能恢复正常;有效指的是患者所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但是仍需要再治疗一段时间;无效指的是患者所有症状未有任何好转,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人数[3]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5df7413496263_html_91e001a46aa84f36.gif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5df7413496263_html_8f391b8990fabcb0.gif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20天的治疗之后,部分患儿的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50例对照组患儿组有19例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4.0%;50例研究组患儿有35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50例患儿的菌株,进行微生物检验之后,所得到的结果显示,50例患儿的受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详细情况,50例患儿中,其中有27例患儿为轻度感染,15例为中度感染,7例为重度感染,医务人员对病情进行分析之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展开治疗工作,经过治疗之后,患儿的感染程度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并且都显著降低。

3.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医学技术迈向了新台阶,在疾病感染控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感染者必须有传染源,传播和感染人群,如三者缺乏任何一种,都不会产生感染。为了有效地控制感染率,你可以从三开始,为感染源,要做的就是一旦发现感染,应立即隔离测试,由病原微生物的试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细菌产生抗药性,做分子分型上获得感染的具体原因,提供医务人员开展治疗工作的重要参考信息。在传输中,主要是做好消毒工作,医院感染率最高的地方是手术室,两地的病房,利用微生物检验方法,能及时发现导致感染、消毒工作,在手术室病房做一个好工作,天天按时消毒,医院废水治疗,从控制的传输细菌的传播

[4]。医院里的病人,大多数的抵抗力低,易发生感染,因此,这是要做的工作,保护易感人群很重要,微生物检验可另外获得抗病,植物也能检测出肠道和呼吸道,从几个方面对易感人群感染预防。

微生物是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适应几乎任何环境,大多数人类疾病都是由微生物、传染病、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引起的。第一.临床微生物检验是医院检验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实验室检测技术发展迅速,但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仍很困难,手工操作较多。微生物一般存在于空气、物体表面等。所有的微生物测试不仅反映了样品本身的微生物附着或定植,而且也反映了取样和运输的质量,实验室的质量控制[5]。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很多,以时间为例,微生物生长旺盛,繁殖迅速,如大肠杆菌,每20min繁殖一代,所以快速的定量检测是非常必要的,对大的微生物检查时间的影响。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取得高质量的检验结果,是检验循证医学价值的重要条件。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微生物检测功能可以很好的发挥,更新消毒隔离和现有技术的第一个医院,采用新技术消毒,负责微生物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工作,严格按照疾病的相关信息,当完成检验工作,通过宣布获得耐药性及时检查,并使所有病原体的记录、统计工作,掌握耐药性的变迁[6]。其次,在医务人员微生物检查工作中,要注意3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在开展微生物检验工作时,检验人员首先要对收集感染源方面的资料,全面掌握医院传染源的信息,在医院当中,主要的感染源有三个,一个是患者,一个是医护人员,还有一个就是医院的环境,每天都要对三者做消毒工作,而且,还要对治疗所用到的医疗设备、医护人员的手套、衣物等进行消毒,时刻保持医院环境的卫生,避免由于环境原因造成细菌滋生。第二,检验人员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对医院中所使用到的一次性用品、以及医护人员的双手等,都要定期进行细菌检测,全面展开杀菌行动,医院定期召开感染性疾病的座谈会,检验人员要积极参与,在座谈会中了解医院目前的感染控制工作情况,还可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自我工作能力[7]。最后,检验人员要与患者经常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尤其是对骨髓移植患者、癌症监护患者等这些重症人群,更是要掌握其呼吸道、肠道等的细菌情况,按时进行微生物检验,预防细菌的传播。

为了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的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检查项目的正确选择(这是确保微生物检验工作能有效地与临床相结合的必要基础)。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有不同的测试项目的临床意义,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质量检测的有效控制,必须参考病人的情况和条件测试时,在选定的测试项目的必要基础。其次,确定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的准确性。为了有效控制样品的质量是微生物质量检验的必要基础,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采集样品,在样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正常菌群,从而为微生物检测的质量保证。例如,当收集培养的血液样本,血液取样面积通常是肘正中静脉,和消毒剂用于皮肤消毒严格,以防止皮肤寄生菌的污染和减少微生物检验的质量[8]。此外,标本应及时采集,室温保存不超过2小时,保存时间应在4℃以上不超过8小时,但应注意标本在淋球菌培养过程中不能冷藏保存。疑似厌氧菌感染应放置在厌氧培养基中进行输送。人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个人知识的更新,将试验的质量控制,有必要加强对实验室检验人员的培训,实验室应该有一个标准的操作手册,内容和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的项目,在一个更加规范系统的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其次,中、质量控制、染色试剂和抗血清,每一批的性能测试中,与阳性对照品和阴性对照菌株无菌试验试剂和染料进行定期检验比较[9]。为保证培养基的质量;此外,MH琼脂和药敏试验在质控菌株方面也需要控制设备质量,也需要质量控制的时机。

本研究对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50例腹泻患儿采用微生物检验法进行检验,再展开治疗,另外50例患者不做任何检验,就直接进行治疗,结果为50例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4.0%;50例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0%。可见,采用微生物检验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10]

综上所述,在医院感染控制中,采用微生物检验法,可有效降低传染率,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袁惠云.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4):32-33.

[2]郑楚.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0):126+128.

[3]向晓菊.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6):293.

[4]张新秀.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05):396-397.

[5]苗瑞霞.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1):168-169.

[6]王治国.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J]. 当代医学,2014,20(07):147-148.

[7]董德平.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探讨[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6):166-167+170.

[8]李琼.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要点[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3):78-79.

[9]贾萍. 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J]. 现代妇女(下旬),2015,(01):313.

[10]曲振宏.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