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王芳

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菱煤矿职工医院 辽宁省 沈阳市

110106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4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实施中医内服外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医内服外洗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既可降低复发率,又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妇科疾病,一般情况下急性盆腔炎不能够彻底的治疗。真正的慢性盆腔炎除具有结核性盆腔炎和盆腔放线菌以外,其他病原菌引起的盆腔慢性炎症在病变组织培养出病原菌较少,未见真正意义上的炎症,可作为急性炎症的后遗症。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有下腹疼痛以及性交障碍等。本次研究就妇产科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并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45例患者。实验组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38.5±8.3)岁,病程2-16个月,平均病程(9.5±4.5)个月,其中内生殖器炎症20例、盆腔结缔组织炎10例、盆腔腹膜炎15例;对照组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7.6±7.9)岁,病程1-15个月,平均病程(8.8±4.0)个月,其中内生殖器炎症21例、盆腔结缔组织炎10例、盆腔腹膜炎1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患病类型等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痛或腰痛,且月经紊乱及白带增多;子宫均呈后位,活动受限,并伴有不规则包块。排除标准:盆腔恶性肿瘤者;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妊娠及哺乳期者;严重心、肝、肾合并症者。

1.2诊断标准

按照《妇产科学》中关于慢性盆腔炎的标准判定。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下腹部坠胀疼痛、盆腔痛腰骶部酸痛、性交月经后劳累加剧、白带量多有异味、尿频尿急,病程长的话还会造成神经衰弱如神经不振、失眠或者浑身不舒服。慢性盆腔炎的身体特征:子宫一侧或两侧进行B超检查发现有囊性肿物探及和不规则液性暗区,子宫直肠凹陷有积液;子宫体的一侧或两侧都会呈现出片状的增厚、索条状的增粗或者受限的囊性肿物,如果对其触压会存在轻度的疼痛;宫骶韧带变硬、增粗并有触痛;子宫体增大,会出现活动受限或者粘连固定产生压痛并且呈后屈、后倾。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方法为用250mL的灭滴灵和250mL的生理盐水和800万单位的青霉素混合,进行静脉滴注,1次/d,4d为1个疗程。若患者出现了严重感染,给予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静脉滴注。

实验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治疗,包括中西药治疗、食疗和日常护理等。口服四环素,0.5g/次,4次/d;妇女痛经丸,30粒/次,2次/d;桂枝茯苓丸,10丸/次,3次/d,半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2个疗程[5]。同时,给予患者透明质酸酶肌内注射,1500U/次,2d注射1次,持续治疗1周。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嘱患者用外用洗液对阴道进行冲洗。除西药治疗外,将红花、赤芍、当归和桂枝等中药进行混合,加入适量温水进行坐浴治疗,坐浴的时长一般为15min/次,并且每天晚上在临睡前要用清水清洗外阴部位,水温不宜过高,以保持会阴部位的清洁干燥,还需特别注意的是毛巾和盆不能交叉使用,不可用肥皂水对会阴部位进行清洗。

1.4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白带异常及异味也全部消失;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有少量的白带异常及异味,可恢复;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白带异常均无变化,病情甚至在加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表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采用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8%(44/45),其中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7%(39/45),其中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6例,组间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873,P<0.05。

2.2两组复发率比较

实验组出现复发患者3例,复发率为6.7%(3/45);对照组出现复发患者12例,复发率为26.7%(12/45),组间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χ2=6.480。

3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通常是急性盆腔炎没有得到根治而造成的,如果患者的体质比较差,急性盆腔炎就会反复的发作进而形成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的病情比较顽固,与其他妇科病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以及下腹疼痛等。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慢性盆腔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免疫因素、病情迁移因素、性生活与年龄因素、性卫生不良因素等。免疫因素主要是指患者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或者是内分泌失调进而导致外源病菌的入侵,从而导致炎症的发生。

通过本次的研究分析,发展实验组的治疗效率高达97.8%,优胜于对照组的86.7%,而且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较之对照组明显偏低。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通过有效运用中药汤剂,能够及时做到消肿止疼、疏通淤血,实现身体器官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快速驱散湿热邪毒。中药和西药的药物成分比起来,要相对温和,对人体的伤害也较小,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因为很多中药是从大自然中获得,人体更容易适应,保证治疗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在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能够快速、彻底的排出毒素,改善患者直肠功能,防止慢性盆腔炎重复发作,保证女性健康。

4结论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妇科慢性盆腔炎进行治疗,采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内外兼治,不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发病症状,而且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减小并发症的出现,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宏霞.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48-49.

[2]邢双玲.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探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7):203-205.

[3]宗丽杰.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综合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5):148.

[4]宁宏.慢性盆腔炎的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408.

[5]陈娟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168.

[6]阿依努尔•卡米尔,古力巴哈提•夏米尔.观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9):116,120.

[7]李凤.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5,28(8):324-325.

[8]应微微,杨丹峰.妇科284例盆腔炎临床治疗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6(5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