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3

探讨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杨洪华

铁力市人民医院 152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淋巴结清除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大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在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疗效显著,术后恢复时间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肺癌患者;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orac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for lung cancer.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10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4.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open surgery,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lung cancer,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 rate, hospitalization time, extubation time, lymph node clear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24%,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extubation time was les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drainag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operation; two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6 months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orac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for lung cancer is effective, the time of recovery is short, and it has high security.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

Keyword: thoracoscopy; lung cancer radical resection; lung cancer patients; complications

作为常见的临床恶性肿瘤之一,肺癌通常从支气管黏膜上皮开始发病,所以又称为支气管肺癌,近几年其发病率持续增高[1]。肺癌的发病人群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包括血痰、低热、胸部胀痛、咳嗽等,在癌症病种中其发病率最高,大部分患者就诊时肺癌已经发展至晚期,所以研究安全、有效的肺癌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我院观察了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与有关的诊断标准相符合,并经过手术病理切片与影像学检查确诊。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包括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8~77岁,平均(59.3±5.2)岁;中心型肺癌患者9例,周围型肺癌患者41例。对照组包括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47~78岁,平均(58.6±5.5)岁;中心型肺癌患者11例,周围型肺癌患者39例。病理分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在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为:①临床表现非常典型,首发症状为刺激性、阵发性干咳,只有少量泡沫状白色黏液痰或者无痰,持续或间断性痰中带血,咯血;②无精神方面的疾病,无交流或语言障碍,愿意配合治疗,并且能够坚持完成6个月的术后随访;③知晓研究内容,并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④肝、肾、心等重要脏器无严重功能障碍[2-3]。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在全身麻醉下切开患者第6或者第5肋间隙的皮肤,切口长度在25~30cm之间,切除肿瘤所在的肺叶,并且彻底清扫淋巴结。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在静脉复合麻醉下,帮助患者保持健侧卧位,为进行后续的手术操作需要做2个切口,其中一个的位置在胸大肌后缘至阔背肌前缘,位于腋前线第4肋间,长度在3~6cm之间,将其作为器械操作孔;另一个切口在患者腋中线第8或者第7肋间,大约长1.5cm,将其作为腹腔镜置入孔。在胸腔镜下观察胸腔内肿瘤的侵占情况,明确肺部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对肿瘤转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严格依照规范流程切除肺叶,接着清扫纵隔淋巴结与肺门,假如纵隔淋巴结与肺门没有对手术过程中患者支气管与血管的显露与分离产生影响,应当在切除完肺叶后再开始清扫,此时会形成更加开阔的视野,方便操作。完成清扫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胸腔,如果血流已经完全止住,将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在患侧胸腔内,最后将切口缝合,给予常规术后处理[4-5]。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后两组患者发生有关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在总患者数中所占比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采用GQOL Ⅰ-74评价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功能,分别为物质、社会、心理与躯体,低评分值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反之则表示其生活质量良好[6]。   1.4 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的数据录入计算机的Excel表格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计数数据,采用(均数±平均差)的方式表示计量数据,分别采用x2与t对计数数据与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进行检验。如果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对照组共1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4.0%;观察组共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6.0%,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经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术后6个月时,对照组患者在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躯体功能方面两组的评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肺癌的死亡率更是在所有癌症死因中居于首位。发病早期由于临床表现不明显,很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所以大部分患者在肺癌确诊时已经发展至晚期,很难采用生物或化疗等方法治疗。传统的开胸肺癌根治术虽效果良好,但是切口较大,恢复时间长,而且感染率高。而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作为微创手术的一种,术中不会造成较大创伤,痛苦程度轻,术后通常不必采用镇痛药物实施强效止痛,而且术后第2d大多数患者已经可以下床活动,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视野清晰,方便操作,而且切口大小能达到患者的美容要求[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大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在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8]。说明传统的开胸肺癌根治术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治疗肺癌患者时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后者术后恢复时间短,预后效果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洪祎纯,张志锋,吴伟斌,等.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5,15(8):47-49.   [2] 赵文鹏,朱开梅.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术后生存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1(24):6135-6136.   [3] 杨扬,李喆,许瑞彬,等. 完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6(11):46-49.   [4] 任翼.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13):55-56.   [5] 王剑. 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32例体会[J].山东医药. 2010(27):90-92.   [6] 狄鸿胜.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新进展[J].吉林医学. 2012(10):78-79.   [7] 杨晓军,李强,庄翔,宋煜宏,谢天鹏,肖平.电视胸腔镜与开胸肺癌切除淋巴结清扫的对比研究[J].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2(01):35-37.   [8] 陈焕文,杜铭. 全腔镜下肺癌根治术52例报告[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03):55-58.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