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6
/ 2

浅析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

吕晓林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53

摘 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呼吸系统易受外来病菌的侵入,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很大威胁。呼吸病患者治疗后重感的几率很大,因此,有必要对呼吸内科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实现医患和谐,共同治愈疾病。本文作者分析了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

关键词呼吸系统;临床护理;措施

1 呼吸疾病患者表现特点

1.1 心理问题

呼吸疾病患者因系统免疫力低下,这些人群对环境比较敏感,易感程度强,受温度、气候变化影响大,病情易反复发作。它们的工作、生活等常会被疾病困扰,长期会造成病人抑郁、焦虑等,不好的情绪又会影响病人的康复,进而造成恶性循环。此外,患者呼吸疾病严重时,如呼吸衰竭,辅助呼吸的人工呼吸机常会受到患者的排斥,一是其作为机器易给人冷冰冰的感觉,除了给患者不适外,长期使用还会使患者产生情绪低落、内心焦虑、抑郁、恐惧、怀疑等不良心理。

1.2 生理问题

呼吸内科患者有呼吸不畅、呼吸道有异物,胸闷、气喘等问题,他们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奏、脉搏、血压、痰量等指标会有异常。它们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吸疾病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精神高度紧张,进而影响患者整体的健康情况。

1.3 人群组成特点

据调查,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多数是中老年群体,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机能如,呼吸系统、心机等功能变弱,排泄机能也变弱,加之长期粉尘,烟雾等有毒物在体内的积累,一旦有发病的诱导因素,呼吸疾病的症状便显现出来;也有一些因长期工作在粉尘环境的年轻人,如煤矿工人,他们短时间内接触含粉尘颗粒的频率十分大,即使身体健康,但有害物质已经远远超出身体的负荷,超出正常的自身净化能力,不能及时排除,最终导致严重的呼吸疾病。也有部分孩子因体质较弱而患者呼吸系统疾病,而有的人是先天性呼吸疾病。

2 呼吸内科常见重症患者临床护理难题及解决方法

2.1 老年呼吸内科重症患者

老年人很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而且这种疾病通常都属于慢性疾病,有较长时间的病史。比如,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在冷天发作,而且迁延不愈,对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了很大的折磨。另外,老年人较容易摔倒,而且摔倒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原因之一。如果老年人患有呼吸内科疾病,一旦摔倒,则可能引发呼吸衰竭,从而导致死亡。在对老年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中。(1)注意保持室内温湿度的事宜,不宜过冷或过热,也不应过干或者过湿。(2)保持老年人活动区域地面的干燥,或者在活动区域专门设置老年人扶手栏杆等。

2.2 哮喘病重症患者

哮喘病重症患者也较为常见。该种疾病通常表现为呼吸不畅,呼吸存在顿挫感,此种疾病若突然发作可能引发生命危险。护理人员遇到此类患者,要做到:(1)保持病房内温湿度的适宜,要保持患者病情的稳定,切莫因为室内环境的刺激而使得病情恶化。(2)要让患者保持宁静的情绪。(3)采用机械通气护理方法缓解患者的呼吸肌疲劳的状态。

2.3 呼吸系统重症感染患者

呼吸系统重症感染患者较为常见。引起呼吸系统重症感染的原因很多,比如滥用抗生素、交叉感染等。此种病情,要定期对病房消毒,十分严重的感染者有必要采用隔离监护,以防止感染传播。如果细菌培养发现了真菌感染的,还要采用抗真菌的治疗措施。

3 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对患者任何主诉不适都应给予关心,并及时处理;对反应迟钝、言语罗嗦的患者要耐心,不任意打断其话题;不要罔顾患者的神情,耐心恰当地结束谈话;在呼唤患者要时用尊称,切忌直呼其名或床号;平时进病房时注意主动和患者打招呼,嘘寒问暖,以消除其孤独和恐惧感,解除其心情抑郁,让患者保持一个健康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日常治疗护理期要善于稳定患者的情绪,医护人员必须做到有问必答,进行相应的专业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指导其提高睡眠质量,并针对病情加以解释和安慰;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投其所好,让其感受到关怀、理解及尊重。

3.2 要做好病情检测

意识观察: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白天嗜睡、两手扑击样震颤等临床表现时,要加强观察,并及时报告给医生。(2)呼吸观察:早期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过快或者过慢,严重呼吸困难时有点头样呼吸,护理人员要格外留意。(3)输液观察:输液的速度快慢要把握好,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现,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要适当的调慢速度;第四、尿量观察:患者心源性休克常出现低血压、神经系统混乱,尿量减少等症状,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血压和尿常规的变化。

3.3 饮食护理

要重视患者营养的补充,增强自身免疫力,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许多呼吸内科的患者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并且常伴有腹泻和便秘,医护人员要给予饮食上的指导和建议。要建议患者多使用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建议多饮水,少食多餐,并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进行腹部环形按摩,促进患者的肠胃蠕动。

3.4 呼吸内科缓解期和急性发作期护理

疾病缓解期应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和预防复发为主,采取措施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鼓励其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增加有效通气量,鼓励患者戒烟、戒酒,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护理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发喘息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应鼓励患者多咳嗽,多变动体位,定期翻身、拍背,呼吸一般以侧卧或半侧卧为宜;观察脉膊、血压、呼吸变化,尤其脉率与心律的变化及意识,准备好急救药、除颤器与起搏器以有效配合抢救;注意合并症如肺栓塞有末稍疼痛发生,观察药物副作用。

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多为慢性过程,针对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病因素,护理过程中,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的特点,善于与患者交流了解并掌握其心理状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才能成功的救治患者。

参考文献

[1]程勇.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1).

[2]艾惠霞. 王志兰.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09(8) : 2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