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收治患者病种季节分布特征分析及护理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3
/ 2

急诊收治患者病种季节分布特征分析及护理应对

魏云欣 魏魁雪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 300211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收治患者病种季节分布规律,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急诊科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769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时间排序,第4季度收治患者比重最高;按疾病系统排序前三位依次是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结论 急诊患者人数和病种季节性分布明显,可根据患者分布规律,合理排班,以期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急诊; 病种; 季节;

急诊医学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的综合学科[1]。从发展之日起,急诊医学在满足患者急诊医疗需求和提高急症抢救成功率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但由于地区、医院规模等的不同,各医院急诊收治的人数、病种等时间分布不尽相同,相关报道较少。为全面加强急诊科的医疗质量以及提高诊治水平,本研究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急诊科病例,掌握就诊人数及病种构成的季节分布规律,以期为提高临床救治和护理效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一年内急诊科登记就诊7691例患者,其中男性4108例,占53.4%;女性3583例,占约46.6%;年龄75-89周岁患者居多,占到46.21%,其次为60-74周岁患者。其中第一至四季度男女比分别为1: 1.13、1:1.14、1:1.14和1:1.16。

1.2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4年内急诊就诊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就诊时间、疾病构成等信息。疾病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统计,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时,以第一诊断进行统计。

1.3 统计分析 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Excel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病种分布

一年内因病情急、危入院病人共7691人次,急诊病种排在前五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伤和中毒,这五类病种占全部总发病人数的81.55%,其中循环系统患者最多,占23.70%,见表1。

2.2季节分布

在第3季度,即7—9月,患者人数最少;第4季度,即10—12月,人数最多第,1~4季度就诊人数比重分别为25.21%、25.25%、23.31%和26.17%。具体到月份1~12月发病人数各月发病人数存在差异,12月份数最多,其次为11月份;9月份发病人数最少,其次为2月份。 

1     急诊患者病种分布(例)

时间

呼吸   

循环   

神经  

消化  

泌尿  

内科其它 

外伤及中毒  

外科其它

第一季度

1月

178

158

130

57

47

52

37

19

2月

182

153

90

69

21

27

27

21

3月

137

203

122

61

48

26

38

37

合计

497

514

342

187

116

105

102

77

第二季度

4月

132

156

103

80

54

26

57

33

5月

126

177

111

47

44

71

48

58

6月

109

154

128

79

35

37

52

26

合 计

367

487

342

206

133

134

157

117

第三季度

7月

133

139

104

83

30

49

42

39

8月

130

139

103

82

29

48

42

37

9月

121

130

105

55

37

40

45

32

合 计

384

408

312

220

96

137

129

108

第四季度

10月

148

104

95

93

52

33

39

56

11月

131

145

118

113

57

29

59

37

12月

150

165

110

82

49

44

66

39

合 计

429

414

323

288

158

106

164

132

总 计

1677

1823

1319

901

503

482

552

434

3 讨论

循环系统疾病急危病人在1、2、12月份发病较高,7-10月份发病较低,由此看来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有一定关系。按疾病细分,发病人数较多的是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根据本文资料,急诊就诊病人的高发年龄为75-89周岁,随年龄的增长,生理状况逐渐衰退,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是造成60岁以上老人人数多的原因[3]。老年人为主要急诊就诊年龄段,因自身的生理特点,脏器的功能逐步处于衰减状态,另外老年人对疼痛、炎症刺激等不适刺激的反应较为迟钝,主述较少,即使病情改变也易被忽视,提示我们应根据老年病人的急诊就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提高护理质量和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有积极意义。

呼吸系统疾病在第1季度和第4季度发病率较高,此时正值春冬季节,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与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相符合[4-6]。神经系统疾病病人主要是脑出血、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一年中波动不大。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主要集中在第4季度,与季节更替以及饮食有一定关系。随着工业、建筑及交通事业的发展,意外伤害事故与日俱增。我国的“死因顺位”中,创伤已从1957年的第9位上升至目前的第4位[7],外伤和多发伤已构成日益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本文研究显示,外伤及中毒的人数位居第5位,主要集中在第2、4季度,与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再者,由于急诊科在综合性医院的重要地位,我们更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优先考虑急诊科的硬件建设及人才的培养[8]。而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述排序结果与国内有关急诊病谱相类似研究成果不尽相同[9-11],但急诊病谱排列顺序提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我们对不同季节病种的分布有了一定的了解,常见病、多发病仍是当前的主要疾病,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10]。因此,院前急救中救护年装备、药械配备等应适应季节性疾病谱变化。在不同的季节,对常见病、多发病高发期做好充分的准备,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全面提高急诊的诊断、抢救和护理能力,降低病死率。这不仅为急诊科业务管理和培训提供了参考,也为急诊科医务工作者了解疾病的变化提供了参考,另外在多发病的高发期,合理安排好医务工作者的排班情况,高发期增加值班人数,使急诊科的诊疗体系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参考文献

[l]王丽华.  现代急诊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72.

[2]朱立,吴亚雪,李银凤.急诊医学及其未来发展面临的任务[J].中国急救医学,1999,19(7):439-441.

[3]赵玉兰.88医院急诊患者病谱统计分析及护理应对措施[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9):1146-1147.

[4]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827-837,1117-1130.

[5]耿贯一.流行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5.

[6]陈灏珠.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2-28.

[7]王一镗.面向未来,迎接挑战,促进我国急诊医学全面发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0,20(11):629-670.

[8] Smith J,Haille Mariam T.Priorities in globalemergency medicine development[J].Emerg Med Clin North Am,2005,23(1):11-29.

[9] 唐锐先,王秀洁.急诊疾病谱规律研究与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0):90l-904.

[10] 王丽娜,王秀洁,王峰,等.急诊就诊病谱规律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7):487-488.

[11] 谢素美,石丹琴.不同季节急诊患者病种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17):23-24.

作者简介:魏云欣(1987-),女,护师,副护士长,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和护理管理工作。工作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23号,邮编:3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