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13
/ 2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

李思颖

重庆 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庆市 40001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44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52例,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61.54%,90.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64%,65.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肛周皮肤受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引人细节护理,不但可以促进患儿康复,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儿痛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细节护理;临床效果

小儿感染性腹泻往往在夏、秋两个季节多发,一定程度上因为卫生习惯不良、饮食污染等造成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往往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变化快的临床特点,有可能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等。在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引人细节护理,不但可以促进患儿康复,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儿痛苦[1]。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比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干预两种方案得到了一些结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我院的9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家属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8~32个月岁,平均年龄为(24.8±2.5)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患儿,对照组44例患儿。观察组含男30例,女22例。年龄在8.1月至31.5月间,平均年龄为23.2±1.3月。对照组含男26例,女18例。年龄在8.3月至32.5月间,平均年龄为21.3±2.9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

所有患儿进行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退热、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1)静脉输液护理:采用静脉留置针时尽量保证一针见血。在头皮静脉穿刺应采用戴上网帽处进行固定,手足部位静脉穿刺处以硬纸板固定,对于配合治疗和护理操作的患儿及时给予口头表扬并给予糖果、小玩具等物质鼓励。(2)口服给药:对于较小的患儿无法咽下整粒药片或胶囊,护理人员将药片研成粉状,或将胶囊去掉胶囊壳后以少量温开水溶化,用小勺从患儿口角处沿着口颊方向慢慢倒入。(3)保持病房内环境适宜:调整室内温湿度,尽量避免患儿对不良的声光刺激引起患儿烦躁、哭闹。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和探视时间以保障患儿充分的休息。(4)呕吐的患儿饮食护理:严重患儿遵医嘱禁食 (4-6)h,其余患儿可继续进行母乳喂养,暂停添加辅食。(5)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柔软巾擦拭肛门,并以温水清洗患儿肛周,以保持肛周干燥,出现红臀、破溃等肛周皮肤受损症状时可采用百多邦涂抹。(6)进行严格消毒控制:妥善处理患儿呕吐物以及粪便等排泄物,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1.3疗效评价

显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疾病的体征完全消失、病情稳定,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疾病的体征有所改善、病情有所改善,相关指标有所恢复;无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疾病的体征没有显著变化、病情加剧,相关指标没有改善[2]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x2检验。计量数据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61.54%,90.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64%,65.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1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名

例数

显效

[例(%)]

有效

[例(%)]

无效

[例(%)]

有效率

[例(%)]

观察组

52

32(61.54)*

15(28.84)

7(15.46)*

45(90.38)*

对照组

44

17(38.64)

12(27.27)

15(34.09)

29(65.91)

x2

-

5.002

4.399

5.742

5.742

P

-

0.025

0.356

0.017

0.01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肛周皮肤受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肛周皮肤受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详见表2。

2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肛周皮肤受损情况比较5df31fd0c09db_html_cf37d966799a0a23.gif

组别

例数

症状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

肛周皮肤受损

对照组

44

5.7±1.3

7.3±2.6

25(56.82)

观察组

52

4.1±1.1*

5.3±1.9*

9(17.31)*

2

-

6.533

4.344

16.267

P

-

0.000

0.000

0.00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预防工作极其重要,医护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家长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条件者可进行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发生感染性腹泻后,应及时就诊,补充水分,以防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3-4]

本文通过对比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干预两种方案,结果发现,观察组完全缓解、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在静脉注射时,腹泻患儿多伴不同程度的脱水,使血管弹性差、不充盈,应选择走向清晰的粗的血管。治疗期间注重细节的护理,使患儿的痛苦降至最低[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肛周皮肤受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研究表明护士在护理腹泻患儿时要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掌握好有关的注意事项,练好基本功,细心体会,提高专业水平。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及时的与家属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并不断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6]

综上所述,在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引人细节护理,不但可以促进患儿康复,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儿痛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灵敏.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3(7):101-102.

[2]朱丽敏,宋丽新. 6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299-300.

[3]牛惠丽.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7):210-227.

[4]杨伟泽.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治与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1(6):299-300.

[5]杜文娟.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3,05(3):899-901.

[6]秦利格,靳淑红,张慧敏. 4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2,36(4):3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