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9
/ 2

如何开展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林春桥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福建永春 362600

  摘 要: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工程,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小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年龄、性格思想等各方面还不成熟,存在着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科学地开展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能够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了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小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与实际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而且各科任课教师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并且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学当中每一个环节,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构建家校共育体系,来形成一个严密、科学、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 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作为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就备受重视。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诸多意义,首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性格的完善,包括情绪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的思想逐渐成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其次,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商,培养学生坚毅、沉着的人格,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集体与社会。最后,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要求,素质教育强调“以生为本”,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

  二、 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 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

  心理辅导同样也是一门思想交流的艺术。人是一种情感动物,常常会有各种情绪化的反映,通过沟通和疏导,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地排解负面情绪,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思想上不成熟,但是已经有了一定的人格和想法,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考虑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且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和理解学生,这样也有助于形成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例如,有一次我班上两个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而吵架,并且差点动手。针对这一情况,我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向其他学生了解了情况,发现两个学生是因为“借橡皮”的事情吵架,我将学生分开之后,跟两个学生都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让学生学会“忍让与宽容”的道理。接着,我又让两位学生在全班学生的见证之下拉起了“友谊之手”,两位学生又重归于好。此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当中,我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二) 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古语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这是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小学生的年龄普遍比较小,他们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也有着从众心理,因此一个班级环境的好坏,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谐友爱的班集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和友爱,会使得小学生感到温暖与安全感,会让他们形成健全的心理。因此,教师要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例如,我经常带领班上的学生去做一些公益性的教育活动与实践活动,比如在重阳节去敬老院探望老人、在植树节积极种树、在感恩节为环卫工人送去温暖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正能量。此外,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到学校里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让学生参与一些班级集体活动,比如拔河比赛、知识竞赛等等,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这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的帮助。

  (三) 建设家校共育体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现在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些父母十分宠溺孩子,导致他们形成自私、敏感的心理,这使得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大大增加,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学校应该和家庭之间展开合作,畅通信息,建设家校共育体系,让家长和教师都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我班上的一位孩子有“拖延症”的心理问题,提交作业很不及时,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也不能按时完成。针对这一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了家访工作,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和交流,通过交流得知,由于小时候父母工作忙而没有排出更多的时间来陪孩子,导致孩子出现了这样懒散的习惯。了解了情况之后,我们共同制定了计划方案,帮助学生来改正这一坏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得到认真对待,并且作为教学的重点任务。作为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葦娟.关于小学心理健康课堂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

  [2]肖玉辉,陈元忠.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