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9
/ 2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分析

单亮

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心,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受到了广大学者的激烈讨论。数学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讲授的时候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具有使用价值的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可以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进行实际为的解答,深刻意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高中是学生生涯中的重要阶段,高考成绩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学又是高考的重点科目,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过分注重成绩的提升,而忽视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没有在课堂的学习中得到显著的提升。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并不能得到思想层次的提高,也无法将数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因此,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1. 高中数学课堂的现状

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是十分繁重的,教师能够利用的有效教学时间又是十分有限的,基于这种情况,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通常情况下只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也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导致学生在面对新的数学题型是并没有完整的解题思路,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导致成绩没有显著的提升。学生会因此渐渐失去原有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讲授的之前要对教材进行深度的剖析,知晓每个阶段的知识都具有怎样的特点,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意义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之中也要积极变换自己的教学手段,从多个角度进行数学知识的教授,避免学生出现学习疲劳感。这样,学生才能够切实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核心素养方面的教育。


  1.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 教师需要变换自己的教学手段,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要积极变换自己的教学时候手段,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灵动的课堂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才能发挥出自身最大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三视图的相关知识时,通常情况下只进行书本内容的展示,但实际上几何知识的有效掌握是需要有一个量的积累的,随后才能够产生质的变化。教材中的实例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应该积极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在网上搜寻大量的三视图案例,供学生观察和学习。在正式讲课之前,教师安排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在白纸上描绘几何图形在各个角度上的形态,教师针对学生提供的绘画作品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思维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学生在进行图形绘制的时候能够充分开发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大量的几何图形观察下,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


  1. 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很多数学教师在进行讲课的时候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在讲课的时候将所有的知识关键点都完全展现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看似可以让学生在正式学习数学知识之前能够对课堂内容具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但实际上,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却因此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只注重跟随教师的思想步骤来考虑问题,没有寻得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负责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问。比如,教师在讲述三角函数相关知识的时候,先不要将各个函数的图像展现出来,应该安排学生利用以往学过的知识自行进行三角函数图像的绘制,这样学生才能够对三角函数的图像具有强烈的印象。学生在绘制完三种图像之后便能够很直观的察觉到三者之间的差异。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具有更加深刻印象,同时还能够意识到新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对比的思想进行课程内容的分析。在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图像绘制的时候便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得到思维方式上的革新。


  1. 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很多学生之所以难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是因为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时候眼光过于狭隘,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之中处处都充斥着数学的思想。比如,很多教师在讲述统计学领域的知识时,知识对课本中的示例进行分析,没有让学生利用统计学的知识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于统计领域知识的印象是不太深刻的,有的学生甚至会认为统计学的知识没有实际的用处。因此,教师在教授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统计,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一周之中等待公交车的时长有何不同,以及一天之中等待公交车时长的特征等等。学生通过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便能够对自己生活之中的问题拥有新的看法。所以,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阐述问题,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价值。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变换自己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数学课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变换教学手段,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金萍.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4.

[2]曾武.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68-169.

[3]焦凤龙.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