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6
/ 2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

周亚茹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省中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75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 方法:择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62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清钙、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护理;效果

前言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因疾病或长时间透析治疗等因素,易并发高磷血症,进而进一步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血钙、血磷等水平,需有意识施以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1]。本文即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择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62例进行研究。

纳入标准:(1)符合高磷血症疾病诊断标准;(2)施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病情稳定,状态良好;(4)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恶性肿瘤;(2)合并严重心血管或其他脏器疾病;(3)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或血液透析不规律情况。

根据护理方式分组将62例病患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3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中男17例、女14例,其年龄在45岁~79岁间,年龄均值为(54.25±5.47)岁,透析时间为1年~5年,均值为(3.25±0.69)年;研究组31例患者中男18例、女13例,其年龄在45岁~78岁间,年龄均值为(54.53±5.42)岁,透析时间为1年~6年,均值为(3.51±0.68)年。比较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基线资料可知,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1.2.1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

给予本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即常规的宣教、情绪疏导、用药指导及日常生活指导等。

1.2.2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施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为:

(1)组建综合护理责任小组

由医师、透析师、营养师、责任护士组建综合护理责任小组,对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具体基本信息记录于其健康档案中。

(2)低磷饮食干预

为患者介绍高磷血症的发病原因、钙磷代谢常识以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的饮食原则等,并发放相关教育手册便于患者及时了解相关信息。确保患者营养摄入充足,以富含蛋白质、热量食物为主,并控制磷、钾元素的摄入量。

(3)适当服用磷结合剂

定期监测患者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适当调整用药,并适当给予磷结合剂。

(4)强化宣教

除一对一宣教外,积极开展宣教活动、讲课,并结合宣教资料、宣教视频强化宣教,同时丰富宣教内容,除常规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相关知识外,结合患者认知需求进行针对性宣教。

(5)情绪疏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因长期治疗或疾病折磨等因素,极易出现焦躁、不安等情绪,一定程度会影响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为此需通过积极沟通以疏导患者情绪,维持其情绪稳定。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经干预1个月后血清钙、血清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并行组间比较。

1.4数据处理

以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本次研究结果数据,结果各指标数据以(±S)形式表示,组间数据比较行t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相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清钙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详见下表1。

表1.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干预后血清钙、血清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对比(±S)

组别

血清钙(mmol/L)

血清磷(mmol/L)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ng/L)

参照组(n=31)

2.34±0.21

2.86±0.81

448.45±57.15

研究组(n=31)

2.43±0.31

1.88±0.63

216.25±35.2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作为临床常用血液净化方式,通过对机体血液进行过滤,析出其中毒素,进而恢复机体血液的健康性

[2]。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长时间透析治疗易并发高磷血症,反之高磷血症亦严重危及持续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此,需对有意识强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控制其血磷水平,稳定其生命体征[3]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的临床价值更为显著。施行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情绪疏导,确保患者以积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并强化其对高磷血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重视程度[4]。同时,需严格管控患者日常饮食,限制饮食中磷的摄入含量,并确保患者营养摄入科学、合理、充足。必要时,可适当给予患者磷结合剂以控制其血磷、血钙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5]

综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并改善血磷、血钙等相关指标。

参考文献:

[1]邹宝林,黄燕林,郭阳化等.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低磷饮食行为改变阶段健康信念调查[J].广东医学,2017,38(14):2206-2208.

[2]范凤燕,丁育红,范亚平等.微信互动式健康教育在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1):289-290.

[3]邹宝林,黄燕林,侯璐蒙等.健康信念模式结合多阶段改变理论教育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8,40(7):739-743.

[4]徐少波,施剑斌,吴春燕等.强化患者绩效与安全的策略与工具在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饮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30):2331-2334.

[5]陈洁,刘影影.动机性访谈在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合并高磷血症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5):19,21..3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