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能表故障处理措施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2

智能电能表故障处理措施探析

刘辉跃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海丰供电局 516400

摘要:电子式电能表从2000年左右开始得到大量应用,智能电能表从2010年得到大规模应用,相对于传统感应式机械电能表,智能电能表在计量准确度以及防窃电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在处理现场运行的智能电能表故障过程中,发现部分省电力公司报送了一类因电流过载而造成的计量异常的故障。部分智能电能表遇到此种工况后,计量性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主要表现有两个:一种是随着输入电流不断加大,实际功率反而减小甚至反向;另外一种是当输入电流恢复到量程内,比如电流接近Imax,电能表不能立即恢复正常,而是需要减小到0.5Imax或者更小的输入电流才能正常计量。此类电能表故障给供电公司带来了经济损失,并由于存在不正常反向电量容易带来电量纠纷。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智能电能表故障处理措施探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故障处理;措施探析

引言

深入探究电池欠压断电故障对智能电能表计费、智能电能表时钟、智能电能表准确性的影响之后,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智能电能表工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并且使得供电安全得到保障,使得用户的用电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1、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优势

电表的智能化是电表系统技术上获得发展和更新且电力系统获得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智能化的电能表能够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与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来的显著优势有密切关系。下文将重点针对智能化电能表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1.1智能电能表的电力计量准确性更高

在智能化作用的促进下,电能表自身在发挥作用时,系统内部计量信息的传递精确性较高,使得智能化电表的电力资源应用情况的计数准确性得到了相应提升,可更好地发挥智能电表的本质功能。准确的数据计量,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电力资源服务的基础。

1.2智能电能表的工作效率高

智能电能表的工作效率高主要是指智能电能表应用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工作效率较高。也就是说,智能化的电能表在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准确迅速地反映出表的示数,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很大便利。这种高效性能够满足现阶段电力系统网络的复杂性和供电负荷逐步加大的现实要求,是现阶段电力系统中能够满足更高装置应用要求的一类电能表。

2、智能电能表应用中的故障分析

2.1电池功耗设计参数不合理

在停电时,若是智能电能表时钟电池功耗本身存在不科学的设计参数,就会极大地影响智能电能表时钟的工作效率,进而使得智能电能表上所呈现的数据不正确。所以,想要智能电能表时钟电池功耗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渐渐减小,有关工作者就务必设定合适并且正确的电池功耗参数,正确并且科学地把控电流值,降低智能电能表时钟电池问题的出现几率。此外,电力单位的相关工作者可以联系智能电能表的整体工作状况,实现智能电能表内部架构的不断完善及优化,不但使得智能电能表工作的顺畅性得到保障,还能够有效延长智能电能表时钟电池的运用时间。

2.2电池质量较差

因为智能电能表电池的质量相对较差,此外智能电能表时钟电池不及时更换的现象常见,因此电池漏液的几率相对较高,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智能电能表的稳定性、准确性以及可靠性,电力单位内的有关工作者也会因此承担更多的工作量。考虑到要避免产生智能电能表时钟电池欠压问题,可以采取在电池中设置功耗监测芯片的方式,若是智能电能表时钟电池工作期间产生较大问题,电力单位的相关工作者能够基于智能电能表时钟电池芯片内所存储的数据信息,快速查找电池故障点,并且进行时钟电池的换新处理。

2.3环境方面

智能电能表为了保证高精度,内部计量电路所选用电路元件精密性一般比较高,对湿度、温度、磁场等环境因素比较敏感。因此,智能电能表计量结果的精确度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智能电能表应该避免在烟尘较多、磁场较强的环境中运行,这样可以确保它的准确性。智能电能表也可能出现液晶屏损坏以及电池突然脱落等现象,会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因此智能电能表在运输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免颠簸以及振动的情况,保证智能电能表不会出现提前损坏的现象,最终造成智能电能表的测量误差。

3、智能电能表故障处理的优化解决对策

3.1烧表故障处理

要确保电表在应用前和应用中保持一个良好稳定的状态,则在电表产品生产完毕后投入应用前或者应用中,技术人员应当结合智能电表的性质和应用原理,从技术层面加强个人的技术能力,从而掌握先进有效的电表校验技术,并从思想意识上重视电表校验工作,确保应用科学的方法及时完成电表装置的日常校验工作。另外,对智能电能表的结构和造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应用科学的方法完成接线操作,避免接线误差或者规范性的问题引发烧表问题。

3.2通信故障处理

通信功能的发挥关系到智能电能表的整体运行是否能够维持在一个正常状态。只有通信系统的信息反馈和信息接收能够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才能视为智能电能表处在一个正常的运行状态。关于通信问题的处理,要求技术人员针对承担信息通信功能的线路和设备进行检验和把关,确保其设备本身不存在问题,并且确保通信信息的传输状态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发现相关的设备出现被损坏等问题,则应当及时处理或者更换相应设备。

3.3注重智能电能表接线方式的正确选用

在设计智能电能表时,应该让内部电路

更加的合理,尽量采用双电池备用电路以及并联电路的原理,才可以让电容量变的更大,停电时才能有充足的电量以供使用。假如有停电的情况发生,首先要检测智能电能表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这样才能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在不同环境下智能电能表的运行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接线方式一定要确保正确,35kV以下的设备是不需要安装隔离开关的;假如,在电力负荷单纯只是供电情况下,适合使用接线方式的三相三线型方式;假如是变电站的中性点位置,应该采用接线方式三相四线型的方式,同时要将失压仪装在电压电路上,如此可以保障智能电能表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的供电。同时,要根据智能电能表的使用情况,设置隔离开关,使其计量更加准确,续电器的合理安装可以让电能表的寿命增长,同时更能保证智能电能表的计量安全性。

3.4检定装置检验电子表存在误差超差现象的解决方法

对于误差超差,技术人员可以作如下处置。如果误差超差幅度较大,应该首先查验电子表接线及检定装置的接线。若发现接线正常无误,不管是超差还是误差,都应该拿来另一个合格的电子表予以重新测试;假如更换后的电子表显示正常,说明原始电子表有故障。超差的幅度如果不大,一般是电子表的功率因数不匹配造成的,或者本身的误差性能不佳。这种条件下,可排除检定装置问题。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有效的解决方案对智能电能表费控功能进行检测,若显示时间晚于或早于系统时间1h以内,说明检测合格,否则不合格

结束语

为了有效保障电力计量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技术人员必须要在熟悉电能表工作原理及内部组成的前提下,深入研究电力表的检定方法和检定装置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并采用科学的维护手段和解决策略,为电力企业智能电表有效运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智敏,冯志刚.能源计量中智能电能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3):209-210.

[2]栗树森.智能电能表计量性能故障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8,9(20):72-73.

[3]王璐.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7,15(34):51+56.

[4]王栋.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J].通讯世界,2017(03):157-158.

[5]张晓峰.智能电能表计量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