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结构的修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2

船体结构的修理方法

徐亮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船舶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外来因素制约,再加上操作的影响,会产生腐蚀、损坏等,这时候的船舶已经不能达到正常使用的技术要求,为使其达到其原始状态或功能要求继续使用,就要在码头或船厂修理该船舶的船体结构、机械设备、舾装或构造以及船舶的导航、通讯等电子设备。

关键词:船体;结构;修理

引言

船舶维修保养管理是船舶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全球航运市场面临着运力过剩、运价过低的局面,营运成本控制已成为航运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作为航运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向,船舶维修保养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一、舵杆维修和舵叶维修

船舶出现舵杆和舵叶需要维修时,这两个地方维修比较困难,其主要的原因是这两个部分没有办法移动,因此采用维修方法主要是现场维修。维修工艺中主要工作重点是使用现场法兰平面恢复,同时在完成修复时候,对于在预装同轴的检测工作不能够出现忽略的情况。船舶在舵杆和舵叶维修中,可以根据维修工艺,把他们按照一定步骤进行完成,这些步骤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第一个步骤是初步检查工作,这个检查主要目标是看舵叶是否有裂痕出现;第二个步骤是常规的修复工作,检测阶段中发现舵叶裂痕对这些展开维修作业;第三个是堆焊和打磨,主要是舵叶和舵杆法兰结合面会有腐蚀情况,要对这些地方修复;第四个是检验检查,这个检查的工作范围是舵系预装同轴度拉线检测。

二、船舶缺陷的修理方法

2.1外板

如果腐蚀面积与范围、程度超过了外板、肋骨及端肘板的正常腐蚀值,就需要进行割换修理,但如果只是在横形舱壁与壁凳斜底板、甲板、内底板及斜载板这些部位产生了裂纹,只需要批掉即可,可用低氢焊条进行全焊进行重新拼接,需要时可进行部分位置的强材加扶。如果这些部位出现局部的有限变形,可以进行校平处理,或者可以使用一些现用措施进行封盖,材料使用复板就可以。如果这种裂变是因为这些部分为厚度普遍都薄弱,那么就应当进行外板的全体更换,倘若是因为触碰原因引发的横舱壁板弯曲,则需要进行局部此板材的换新,同样使用低氢焊条的方式,焊透就可以了。

2.2甲板结构

甲板结构的覆盖范围广,结构组织较多,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部分,防止其发生裂纹、变形及沟槽腐蚀的缺陷,横向甲板条、舱口角隅、舱口盖、舱口围板,通常情况下的局部换新,可以适当考虑加厚换新构件的钢板厚度,焊接时也可以进行强材适当加扶。如果有多处普遍裂纹,就需要进行原因找出,设法进行彻底性修理,避免以后有类似情况的多次发生。

2.3顶边舱

构件过分腐蚀现象多存在于顶边舱内,斜底板、甲板等构件如果有超量腐蚀发生,一定要注意及时进行割换,而裂纹和变形,多发生在边舱内纵骨、强框架、肘板部位,因此需要进行割换后进行局部性能增强,如果变形情况过大或严重,还需要进行肘板及纵骨数量的增加。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对于油船和顶边舱这类的舱内纵骨水孔边缘严重变薄、腐蚀情况,一定要进行纵骨切换,且割换范围不得小于300mm。

2.4底边舱

如果裂纹的位置是处于双层底边舱及舱底和横舱之间的过渡区域,那么方法就是把裂纹进行批掉,可以用焊条进行补接,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其是全焊透状态。倘若裂纹已经蔓延至板材上面,就需要割换局部板材,如果必要的话,还需要进行渡肘板的增加。如果底边舱内部以及双层底最内部的构件有严重的变形和腐蚀现象发生,一定要进行彻底割换,避免产生危险隐患。

2.5 艏艉部

如果艏、艉尖舱的内部构件已经被严重的损坏,产生了巨大裂纹和腐蚀现象,通常都会采用割换方法处理,但是如果是因为撞击引发的变形及类似缺陷,就需要以总体船体情况为基础进行考虑,可以进行新构件的换置,也可以将构件厚的地方进行整合平整。倘若引发船体尾部构件损坏的原因是因为螺旋桨激振,则需要查明具体原因,然后进行维修消除,让船体进行原始状态的恢复。

2.6 货舱

对于货舱的结构缺陷,一定要将腐蚀部分全部进行割换,需要将舱内上下肘板部分,以及肋骨等进行整治,其次,如果肋骨和外板角的焊缝部分,常常有十分厉害的腐蚀现象发生时,应当进行补焊。对于底边与顶边的肋骨,以及构建下斜板位置的裂纹问题,应当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可以参考肋骨肘板割换方式来进行补修,而那些有严重变形现象发生的双层底板凹陷部分,排除没有受到影响的双层底骨架,倘若没有十分大的变形量,且板体厚度还是原来的厚度,这时可以进行特别情况下的特殊处理。

三、机舱船底部位钢板换新控制工艺

这种维修工艺中,主要出现在船只海损事故中对船底板损坏,这种情况下才会使用到底部位钢板换新控制维修工艺。船只在船底板出现了损坏,维修和检测都需要船只拖回到船坞以后才可以展开工作。船体在回到船坞以后,船坞中会摆放很多均匀的坞敦,受损船只需要放置在这些坞敦上,这种设置的方法是为了船只放停的过程中船底部能够受力均衡,可以有效防止因为船体的受力不均衡出现变形问题,以此来方便在机舱区域部位船底钢板的更换。还有机舱底部钢板挖补修理时,必须注意加装临时固定支撑,防止主机拐挡变化,并且在挖补修理之前应当在浮态下先测量好原始数据,还要在修理过程中不断注意变化情况等。

船体放置在准备好的船敦时,可能出现船底受损部位正好在坞敦上,这种情况出现以后,要对这些部位的坞敦拆除以后再进行维修,对于需要对船控制实现维修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也就是需要拆除的坞敦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对船实现控制。如果在维修的过程中,需要拆除的坞敦数量是小于五,就不需要使用控制船体来实现维修;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需要连续拆除五个坞敦,这种情况就需要控制船体来实现维修。如果在超过五个需要拆除的坞敦中不进行船体的控制来实现维修,就会导致以下这些问题的出现:船体发生变形;机舱船底发生大面积变形;船只轴系位置变化;船体轴系负荷增加,使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船舶在受损面积较大时,可以才用区域修理法来进行维修。修理方法是在拆除一部分需要修理的坞敦,进行修理完成以后,再更新从新顶紧,然后再进行其他部位拆除维修。针对区域维修情况,可以采用两种维修方法:(1)简易的小平台利用,把这样的平台放置在顶紧部位,平台在放置过程中需要和船底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求距离在100毫米,在使用木楔子使其和船体顶紧,使用这种方法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在坞敦的承受力上大约在200吨左右,但是使用木楔子,承受力只有20吨左右,因此这样的维修方法只是使用在一些非机舱区域的船低维修中;(2)液压式坞敦的使用,这种坞敦其实就是一种巨大的千斤顶,使用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但是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成本太高,对于船只维修来讲有一定的不合时宜;而且使用的液压油,有着漏油情况发生,不利于环保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船舶在受损面积较大时,可以采用区域修理法来进行维修。

四、结束语

船舶修理容易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不便于起重运输和机器加工,因此对船舶的修理,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文章提到几种修理工艺,对船舶有效修理、降低修理成本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庆宁.典型船体结构的修理及水火矫正工艺[J].中国修船,2010,23(06):8-11.

[2]张现普.浅析船体结构修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内燃机与配件,2018(14):143-144.

[3]钱文.浅析船体结构修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内江科技,2016,37(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