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防治要做到“内修外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1

哮喘防治要做到“内修外防”

刘丽萍

四川省安岳县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安岳 642350

哮喘属于一种异质性疾病,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慢性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是一种呼吸内科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为主,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哮喘患者约在1.6亿,我国哮喘的发病率在1%-4%;哮喘会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内修外防”,以防止哮喘发作。

西医则哮喘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喘息症状每周不超过1次,或者喘息症状每周超过1次,但不是每天都发作,哮喘短暂发作、每个月夜喘不超过2次为一级间歇发作;每个月夜喘2次以上,每天都有喘息症状,且哮喘发作会影响睡眠为二级轻度持续;每周夜喘1次以上,每天需要吸入药物缓解症状为三级中度持续;每天都有喘息症状且症状经常加重,经常有夜喘症状则为四级重度持续。

哮喘的西医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舒张药、抗炎药等。支气管舒张药物包括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氨茶碱类药物、抗胆碱药物等等,其中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这类药物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目前还有新一代药物如丙卡特罗、沙美特罗,主要用于夜间哮喘的治疗。氨茶碱类药物可增强呼吸肌收缩;具有代表性的抗胆碱药物有莨菪、阿托品等,其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抗炎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色苷酸钠等,其中糖皮质激素的代表药物包括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主要为吸入剂,泼尼松、泼尼松龙为口服剂等。色苷酸钠是一种抗炎药物,主要给药方式包括雾化吸入、干粉吸入等。

中医理论中,哮喘的发生与发生通常包括三个阶段,即急性发作期、迁延期及缓解期。中医认为哮喘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故中医在该阶段的治疗以治肺为重,止咳平喘,辨证施治;西医则吸入速效受体激动剂缓解喘息症状,减轻气道痉挛。迁延期是指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之间存在虚实夹杂之证,按照发作期或缓解期进行分期存在不足,故提出迁延期的说法,此时患者症状较急性发作期稍有缓解,但尚未平定达到缓解期状况。迁延期的治疗仍然治肺为重,并扶正脾肾之虚,进行综合施治。哮喘缓解期各症状有显著改善,但缓解期以正虚为主,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因此此时哮喘的治疗要以“补益肺脾、益气固本”为主要原则,将补肾纳气、理气活血化瘀的治疗理念贯穿始终。

哮喘针对不同的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中医治疗虽然成本低、副作用少,但见效慢,而西医见效快,因此急性发作期哮喘的治疗以西医治疗为基础,遵循扶正袪邪的原则辅助中医药物进行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西药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还包括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全身用激素等等,这类药物以舒张支气管、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为主要目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可辨证施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比如定喘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六子平喘汤、活血平喘汤等等,这些均是经典中药方剂,辅助西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获得更肯定的疗效,而且可以降低西药的使用剂量,最大程度上减少单纯应用西药引起的各种毒副作用。慢性持续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使二者优势互补,提高治疗效果。该时期,中医针对肺虚、脾虚、肾虚等不同证型的患者辨证施治,减少西药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应用,以降低治疗成本,并减少患者对激素的依赖。比如可用补虚袪痰汤联合丙酸倍氯米松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依量。

中医治疗哮喘除药物内服外,还有外治疗法,包括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针刀法、担脊法等等;穴位敷贴可使药物经皮肤进入穴位,借助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相关脏腑组织,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穴位注身则是针刺与药物并用的治疗方法,比如鱼腥草注射液注射于大椎、定喘等穴,可起到平喘效果,且可有效防止复发。